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十四
帝尝问一中土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时虽为敏对,于理未通。○亲戚《史记?宋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路史》谓:“但言亲戚,非诸父昆弟之称。”非也。古人称其父于兄弟亦曰亲戚。《韩诗外传》:“曾子曰:‘亲戚既没,虽欲孝,谁为孝?’”此谓其父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封建亲戚,以善屏周。”此谓其子弟。《昭公二十年》:“棠君尚谓其弟员曰:‘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三国志》:“张昭谓孙权曰:‘况今奸宄兢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此谓其父兄。

    ○哥唐时人称父为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棣王剡传》:“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而称之为四哥、三哥,亦可谓名之不正也已。玄宗《与宁王宪书》称大哥,则唐时宫中称父、称兄皆曰哥。

    ○妻子今人谓妻为妻子,此不典之言,然亦有所自。《韩非子》:“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杜子美诗:“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称某经传称某有三义。《书?金滕》:“惟尔元孙某。”史文讳其君,不敢名也。《春秋?宣公六年,公羊传》:“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传:“失其名也。”《礼记?礼》:“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某在斯,某在斯。”通言之也。

    周人以讳事神。《牧誓》之言“今予发”。《武成》之言“周王发”,生则不讳也;《金滕》之言“惟尔元孙某”,追录于武王既崩之后,则讳之矣。故《礼》:“卒哭乃讳。”

    ○互辞《易》:“斡父之蛊,有子,考无咎。”言“父”又言“考”。:“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言“予”又言“台”。“汝猷黜乃心。”言“汝”又言 “乃”。“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言“予”又言“我”。“越予冲人,不印自恤。”言“予”又言“?”。《诗》:“岂不尔受,既其女迁。”言“尔”又言 “女”。:“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言“我”又言“吾”。《左传》:“尔用而先人之治命。”言“尔”又言 “而”。“女畏而宗室。”言“女”又言“而”。《史记?张仪传》:“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言“若”言“汝”又言“而”。《诗》:“王于出征,以佐天子。”言“王”又言“天子”。“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言“公”又言“侯”。《?梁传》:“言君之不取,为公也,”言“君”又言:“公”。《左传》: “以其子更公女,而嫁公子。”言“公女”又言“公子”。《史记?齐世家》:“子我盟诸田于陈宗。”言“田”又言“陈”。皆互辞也。

    ○豫名《诗》:“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子初生而已名之为后稷也。“为韩?吉相攸。”女在室而已名之为韩?吉也。皆因其异日之名而豫名之,亦临文之不得不然也○重言古经亦有重言之者。:“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遑”即“暇”也。《诗》:“无己太康”。“已”即“太”也。“既安且宁”。“安” 即“宁”也。“既庶且多。”“庶”即“多”也。《左传》:“一薰一获,十年尚犹有臭。”“尚”即“犹”也。“周其有[A18F]王,亦克能修其职。” “克”即“能”也。《礼记》:“人喜则斯陶。”“则”即“斯”也。

    ○后《白虎通》曰:“天子之配,商之前皆称妃,周始立后。”今考帝喾四妃,帝舜三妃,以至周初太姜、太任、太姒、邑姜,皆无后名。而《诗》、所云后,皆君也。《春秋?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襄十五年》:“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知录简介 >日知录目录 > 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