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
伐申。十一年,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周,弑王及王子伯盘。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平王元年,王东徙雒邑。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71]左传昭二十六年,王子朝告诸侯之辞曰,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杜氏以携王为伯服,盖失之不考。然则文侯之命,报其立己之功,而望之以杀携王之效也。郑公子兰之从晋文公而东也,请无与围郑,晋人许之。今平王既立于申,[72]申国在今信阳州。自申迁于雒邑,而复使周人为之戍申,[73]竹书纪年,平王三十三年楚人侵申,三十六年王人戍申。则申侯之伐,幽王之弑,不可谓非出于平王之志者矣。当日诸侯但知其冢嗣为当立,而不察其与闻乎弑为可诛。虢公之立王子余臣或有见乎此也。自文侯用师替携王以除其逼,而平王之位定矣。后之人徒以成败论,而不察其故,遂谓平王能继文武之绪,而惜其弃歧丰七百里之地,岂能为当日之情者哉?孔子生于二百年以后,盖有所不忍言,而录文侯之命于书,录扬之水之篇于诗,其旨微矣![74]葛藟诗序谓平王弃其九族,似亦未可尽非。古今人表以平王申侯与幽王褒姒虢石父同列下下。传言平王东迁, 盖周之臣子美其名尔。综其实不然。凡言迁者,自彼而之此之辞,盘庚迁于殷是也。幽王之亡宗庙社稷,以及典章文物荡然皆尽,镐京之地已为戎狄之居,平王乃自申东保于雒。天子之国与诸侯无异,而又有携王与之颉颃。并为人主者二十年。其得存周之祀幸矣,而望其中兴哉![75]如东晋元帝不可谓之迁于建康。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承上文皋陶所陈一时之言也。王出在应门之内,承上文诸侯出庙门,俟一时之事也。序分为两篇者妄也。

    宗盟之列先同姓而后异姓,丧服之纪重本属而轻外亲。此必有所受之,不自周人始矣。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孔传以为自高祖至玄孙之亲,盖本之丧服小记。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之说,而百世不可易者也。牧誓数商之罪,但言昏弃厥遗,王父母弟,而不及外亲。吕刑申命有邦,历举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而不言甥舅。古人所谓先后之序,从可知矣。故尔雅谓于内宗曰族,于母妻则曰党。而昏礼及仲尼燕居三族之文,康成并释为父子孙。[8]仪礼昏礼三族之不虞注,三族为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礼记仲尼燕居篇故三族和也注,三族父子孙也。杜元凯乃谓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及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之?????子。非己之同族皆外亲有服而异族者。[9]左氏桓公六年传注。然则史官之称帝尧,举其疏而遗其亲,无乃颠倒之甚乎?且九族之为同姓经传之中有明证矣。春秋鲁成公十五年,宋共公卒传曰,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共公距戴公九世。[10]凡十三公内除同世者四公。而唐六典宗正卿掌皇九族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纪亲疏之别。九庙之子孙其族五十有九。光皇帝一族,景皇帝之族六,元皇帝之族三,高祖之族二十有一,太宗之族十有三,高宗之族六,中宗之族四,睿宗之族五。此在玄宗之时已有七族。[11]中睿二宗同为一世。若其历世滋多则有不止于九者,而五世亲尽。故经文之言族者,自九而止也。[12]杜氏于襄十二年传注曰,同族谓高祖以下。则前说之非不待辩而明矣。又孔氏正义谓高祖玄孙无相及之理。[13]桓六年。不知高祖之兄弟与玄孙之兄弟固可以相及。如后魏国子博士李琰之所谓寿有短长,世有延促,不可得而齐同者。如宋洪迈容斋随笔言,嗣濮王士歆在隆兴为从叔祖,在绍熙为曾叔祖,在庆元为高叔祖。其明证矣。[14]余丁未岁在大同遇代府中尉俊晰年近五十。考其世次,于孝宗为昆弟而上距弘治之元已一百八十年。秦晋二府见在者多其六七世孙。亦何必帝尧之世高祖玄孙之族无一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知录简介 >日知录目录 > 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