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3
民,世追芳趾。”此指僧俗人众经过寺院登游三癸亭时留下的足迹。
hJ元化:寓指人的生命在大自然界的归宿。唐陈子昂《陈伯玉集》一《感遇诗》之六:“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皎然诗中的“元化”二字颇寓佛家语意,从字面意解是,今日来游三癸亭的高人雅士,也总有一天会“元化”得无影无踪的。
hK使君:对地方长官之尊称。旧时尊称奉命出使的人为“使君”。
汉时称刺史为使君。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hL高致:高尚的品格或情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干蒋干还,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晋书·稽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则千里相驾。”
hM诛榛:剪除荆棘。《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利耕乎。”
hN翘楚:喻指秀美的林木。《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后引申为在同辈中才华出众者曰“翘楚”。诗中翘楚意谓,当亭苑四周剪除了荆棘,这里新育植的花木会生长得逾加秀美。
hO鞭草:是说当清除了杂草,花朵就会越显得艳丽多姿。
hP俯砌至援云六句:是为“三癸”亭环境写意之笔:亭下波光闪动,秋水宜人;亭则高耸入云,欲与山峰比肩;天际白云悠悠,似与亭瓦衔接;清幽典雅的茶亭与杼山远处的风烟溶为一体,深得造物之真意。游览如斯胜境,可以令人忘却尘世间的一切情缘恩怨。
hQ禅侣:泛指佛门僧侣,此指妙喜寺僧人。
RS卫法、佐游二句:是纪述以袁高殿中侍御史、颜真卿刺史为首的文武官员,在湖州各界名流、文人雅士的陪同下登临杼山妙喜寺“三癸”亭时之盛况。
RI龙池:唐时池名,亦曰龙庆池。原在唐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明皇李隆基为诸王时故宅。井溢为池,后曰龙池。
RJ虎节: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持符节之一种。《周礼·地官》
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出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虎节与龙池为对仗句,形容来杼山参观“三癸”亭的官员仪仗队伍很长,时隐时现在峰峦烟云之中。
RK嵊顶:嵊,本为山名、县名,均在今浙江省。其字意可为演申“四山之合”之意。皎然用“嵊顶期”是说竟陡然想到自己总有一天“圆寂”之时,恐怕也要坐在四面相合、顶上再覆一山的墓塔之中。
二十五、苕溪草堂与陆羽新宅陆羽自唐肃宗至德初来江南至大历中,他在湖州临时的或较稳定的寓所,先后有妙喜寺,苕溪草庐,“陆羽新宅”或称之为“青塘别业”。大约共有三至四处。
据《湖州府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爱山书院刊本所载,湖州有一处胜境名为“苕溪草堂”。据此,亦有学者疑为,这所“苕溪草堂”即是陆羽当年隐居苕溪时的住所。但从皎然上人所作的两首诗来看,这所“苕溪草堂”并非是陆羽建造,亦非他人为陆羽而建。如,皎然在《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到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①汤评事衡②四十三韵》以下简称《四十三韵》,题序说明这所“草堂”是自大历三年768夏开始建造到第二年大历四年,769春,历经八九个月的时间才基本竣工,弥觉有境胜之概。
皎然在《四十三韵》,通篇都是讲他所以要建造这所“溪上草堂”,其目的只是为了“禅修”。如开篇即云:“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诗中还有:“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这说明潘述、汤衡二公在建造“苕溪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