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2
十一、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陆羽在人生的岐路上,以他的诚实品德与勤奋好学的精神,苦苦求索未来的命运时,他的第一次机遇终于来临了。陆羽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天宝中。郢人①酺②于沧浪道③。邑吏④召子为伶正之师。”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玄宗天宝年间时为天宝五载,有一天,他所在的小剧团里能歌善舞的演员们,正在沧浪道地方的一家小酒馆里兴高采烈地聚饮之时,地方行政长官派来一名官员会见陆羽,并当众宣布任命他为剧团的“伶正之师”相当于今之编剧兼导演。
〔笺注〕①郢人:《梦溪笔谈》:“世称善歌者,皆曰郢人。郢人指郢州唐时属山南东道,今湖北钟祥县人。郢州古时有白云楼。战国辞赋家宋玉曾登此楼问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次为阳阿、薤露;又为阳春、白雪。’遂为郢人善歌。”
②酺:群聚饮酒之谓。《师古》曰:“而今聚饮酒为酺。”《汉书》记载,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
③沧浪道:地名。在唐代复州东。
④邑吏:指本郡长官署里的小官。
十二、李太守慧眼识奇才陆羽于天宝五载746由邑吏召为“伶正之师”,是其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际遇呢?陆羽在《自传》里说:“时河南尹李公齐物①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②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③邹夫子别墅。”陆羽是说,当时正逢原河南府尹李齐物出守竟陵郡④。他是由李太守召为“伶正之师”的,并随即被引见李公。李公慧眼识才,见陆羽是一个聪慧异常的少年,他日必将成为有用之材。所以,李公决定将陆羽留在郡府里,扶手搭肩亲自教授其诗文。为使陆羽能得深造的机会,之后又介绍他去火门山邹老夫子别墅读书。
李太守到任之后,移风易俗,励精图治,仅数年之间,就使陆羽家乡竟陵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就连流淌了千万年的汉沔之水,似乎都变得清亮甘甜了。
陆羽《自传》里关于他少年时期这一段重要经历的记载,曾引起一些误解。近年来出版的某些茶文化书刊上,有的说“陆羽见到河南太守李齐物”或“见到河南尹李齐物”时,受到赏识器重。这个判断是同陆羽的实际经历与史实不相符合的。因为在唐代地方行政建制中,只设有“河南道”与“河南府”,从未设“河南州或郡”的建制,所以根本不存在“河南太守”这一职衔。而河南府是在都畿道区划内,其府治在洛阳,时称东都。陆羽亦没有到过京畿腹地洛阳。
据《唐会要》载:“天宝三载744十一月李齐物除河南尹。”“天宝五载746七月,河南尹李齐物贬竟陵太守。”
这就清楚的说明了陆羽知遇李齐物时,恰是被贬到竟陵当太守刚刚上任之时。故陆羽在《自传》里写了:“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这句话容易引起误解的是在“出守”二字之后省略了“竟陵郡”三字。在直观上导致了理解上的易地之误。陆羽之所以这样写,不仅为文字精练,而且是不愿在他的传记里,直书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李齐物曾遭贬谪;其次是,唐人在诗文里往往习惯以某人曾任的最高官职作称谓,以示尊敬。
陆羽这段富有戏剧性与传奇色采的经历,在唐代书圣颜真卿⑤撰写的《金紫光禄大夫⑥太子太傅⑦兼宗正卿⑧上柱国⑨陇西郡⑩开国公李公神道碑hI铭》中记载了李齐物被贬守竟陵时陆羽随其郡中的史实。《碑铭》记载:“属左相李公适之hJ与公为飞语所中。公遂贬竟陵郡太守。
·时·陆·羽·鸿·渐·随·师·郡·中。说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hK不修者;僧道有戒律不精者;百姓有泛驾hL蹶弛hM者,未至之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