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1
史料所载,隋唐以来,一个寺院就是一个佛国世界,朝廷的法律管不到这里,对寺院下层僧众违犯戒律者,可以任意处罚,施以酷刑。何况像陆羽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儿呢?而在佛经中有两条重要戒律:第一条是忍辱无诤;第二条是慈悲平等。看来陆羽正在以身履行第一条戒律,虽遭受凌辱折磨,但不得抗争。一个十多岁的童僧,在寺院里连劳动、言行都要处处受到监督,在遭受惩戒时,何以抗争得了呢?只能默然忍受。至于第二条戒律,看来积公亦并未完全遵守。在水滨拾婴之初,是以慈悲为怀,收养了孤苦无依的小陆羽;后来由于陆羽“耻从削发”,拒绝终生当和尚,并执意要学习孔孟之道,同佛教教义大唱反调,智积便一反常态,以繁重的苦役与严酷的惩罚来折磨陆羽。这那里还有什么佛门的“慈悲”和“平等”可言呢?

    这时,在苦难中挣扎的陆羽,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他而言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是,遵从师命,皈依佛门,潜修释典,终身为僧;第二是,逃出寺院,返回世俗,争取自由,施展抱负,实现平生夙志。

    陆羽在他的故乡——竟陵龙盖寺度过了人生的童年,在他亲身经历了佛教所宣场的“人生有众苦切身”的种种遭遇之后,对于日趋严酷的惩罚再也不堪忍受的情况下,终于选择了第二条路。用陆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陆羽逃离龙盖寺的时间,约在天宝四载745,时年十三岁。

    〔笺注〕①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曾两次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用水推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是汉代四大辞赋家、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②《南都赋》:是张衡所作辞赋之一。此赋是写汉时南阳郡及其临域之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山川形胜、风物人情的赋文。因东汉时的京城在洛阳今属河南,时称东京,而南阳郡在洛阳之南,故称其为南都。

    ③外典:佛教名词。佛教徒称其他宗教或学派的文章、典籍为“外典”。

    十、老僧追逐小伶人陆羽从龙盖寺逃出之后,来到了一个兼演戏曲、杂技的小剧团里当伶人。因其相貌有些丑陋,且又兼有口吃,不宜登台演出,而是从事编剧业务。由于他自幼颖悟,热心学习诗词,练习写文章,这正是发挥其才能之时,在短时间里共写出数千言的三篇戏文。并擅长在幕下操作“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由于陆羽为人忠厚正直,乐于助人,人又聪明,深得剧团的信任。

    可是,时隔不久,当智积和尚打听到陆羽的下落之时,他循踪追到了小剧团里,想把陆羽重新带回寺院。积公对陆羽说:“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智积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你擅自离开佛门,就会丧失修成正果的机缘,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并向陆羽宣布戒律说,佛主有言,凡我弟子在一日一昼夜十二个时辰按地支计时法一个时辰为今之二小时里,只允许一个时辰外学,而学习“外典”的目的,是为了“降伏外道”。

    那么,什么是“外道”呢?《圆觉经》:“汝善男子,当镬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磨和外道恼身心。”按佛家各经典对外道之解释种类不一。《唯识论》有十三种外道,《华严经》列有九十六种。

    外道的原意:古天竺婆罗门教创立时的《虔修出世法》,强调教徒要以各种苦行与自我戕害的方法,来寻求解脱人生的苦难。如其中有采取自饿、投渊、赴火、自坠、寂默,以及学鸡、学狗等等苦行,并以这些苦行来衡量教徒修行的虔诚。

    至于智积向陆羽宣示的所谓“外道”,其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包括了同佛教水火不相容的儒学、道教,以及一切“外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