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九、世界茶叶拍卖市场
    与现汇(现款)贸易、记帐贸易和易货贸易等茶叶贸易方式比较,拍卖市场是茶叶贸易的又一种形式。

    目前世界茶叶拍卖总量,几近总产量的一半,均为红茶,其中以CTC茶为最大宗,多数拍卖市场,同时兼做内外销。

    拍卖市场交易面广,选择余地极大,是拍卖方式的一大优点。其二,买卖手续简便,流通快。从采制到拍卖的整个过程,一般仅二十来天,到收妥货款,亦不过一个多月(非产地拍卖、非在途茶拍卖略长),从而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高效率贸易方式。第三,信息灵通,货畅其流,活而不乱。拍卖活动的兴盛,加上现代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已将红茶贸易纳入了国际一体化的轨道(即便以其他方式成交,其价格也参考拍卖市场行市而定)。当某档次品质的茶叶需求旺盛、库存偏少或预计减产时,市价上浮,反之则下降。如果,甲中心拍卖比在乙中心价略好,卖方便会从乙转向甲总之,拍卖市场价作为信息载体,可真正对生产及生产结构等起到导向作用。

    最后,不可胜数的买主卖主通过各自的经纪代理在产地拍卖场集中交易,有利生产国繁荣茶业经济,也便于其从拍卖市场取得产销、价格、税收等各种数据,用作茶政决策依据等。

    (一)世界主要的茶叶拍卖市场

    1.伦敦拍卖市场1839年1月10日,随着几乎独占了东西方茶贸渠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衰落,在伦敦出现了世界上首次茶叶自由拍卖活动,世界茶叶贸易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西方茶叶消费面的扩大,拼配包装商及其牌号茶的崛起以及南亚产茶区的迅猛发展,刺激需求方十分关注货源的稳定以及质量的多元化选择性,十分关注减省不必要的中间“盘剥”和交易的“公平”;同时,生产方也希望能将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市场,尽早回收货款。在此背景下、地处世界主销市场中心和再加工中心的伦敦拍卖市场,曾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黄金时代。虽然随着加尔各答、科伦坡、蒙巴萨等产区拍卖中心的兴盛,尤其在二次大战后,其地位趋向衰落(近年年拍卖量仅6万吨许),但至今它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茶叶贸易,目前有14个产茶国向其提供拍卖目录。由于货源来路广,代表性强,长期统一以英磅计价,可比度高,加上历史原因,该市场拍卖价一直被公认为国际红茶行市的“晴雨表”。

    1982年,伦敦拍卖市场创造了在途茶拍卖(或称离岸拍卖)方式,茶货毋需上岸入库,在海运途中就可提前拍卖。其优点是:充分发挥国际贸易集装箱化的长处,加快卖方资金周转,简化手续;货抵港口立即可进入买主的拼配厂,甚至尚未抵港,就被新货主临时指令中途转运到世界任何港口,从而避免了多次装卸和往返运输。

    在途茶拍卖制尤受内陆产茶国,如马拉维、津巴布韦、卢旺达的欢迎,使它们摆脱了无法控制茶货如期抵港的困扰,给这些习惯在英伦售茶的国家带来了新的生机。目下离岸拍卖比重虽然不高(约占伦敦拍卖总量的15%左右),而且出口大国印度兴趣不大,但此方式至少对伦敦拍卖市场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李元章)

    2.印度拍卖市场

    (1)加尔各答拍卖市场正式形成于1861年12月,位于北印度加尔各答,1984年拍卖量达14.5万吨,占印茶总拍卖量的30%以上,居全国之首。该拍卖市场当初是伦敦市场的附庸。上世纪末,年拍卖量不超过2.5万吨,而且其中一大部分运抵英国后还须再次拍卖。然而,后来它却同科伦坡等产地拍卖中心一起,成了削弱英国对世界茶业控制力的重要因素。1961年,印度举办了加尔各答拍卖市场百周年庆典活动,前总理尼赫鲁曾亲临剪彩。

    (2)科钦拍卖市场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经-下简介 >中国茶经-下目录 > 附录九、世界茶叶拍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