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茶与名人-2
易和对外推销。吴觉农任贸易委员会专员兼富华公司副总经理。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吴觉农到了重庆,参加中华农学会的活动。

    抗战胜利后,吴觉农回到上海,在朋友们的邀请下,参加了他们共同组织的兴华制茶公司,经营出口茶叶,推行机械制茶,后从台湾购来一套茶叶精制机械,在杭州办起了之江制茶厂。

    1949年5月,吴觉农应邀去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他提出的关于成立茶叶专业公司的建议得到支持,积极主持筹备,亲自兼任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他迅速签订对苏茶叶易货合同,组织收购和加工茶叶,扩大对外易货偿债;大力订制制茶机械,在各主要茶区相继建立各种类型机制茶厂,为茶叶事业的发展竭尽心力。1979年以后,他仍以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的身分,热情参与茶业考察和学术活动。

    吴觉农也是我国当代茶叶高等教育和茶叶科研机构的倡导者与组织者。他认为振兴茶业,必须造就大量高等专业科技人材。1939年他在香港时就和复旦大学有关人士商议此事,后征得复旦大学代校长吴南轩同意,并从贸易委员会和中茶公司争取到教育拨款,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系科于1940年在重庆创建。这是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专业系科。

    1941年,他怀着对抗战必胜的信心,为战后茶业发展作好准备,率领一批青年茶人,从重庆来到福建武夷山麓,办起了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他亲任所长,开展茶树更新的研究和实践。

    吴觉农还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茶叶史料的搜集和研究。

    40年代他组织中国茶叶研究社集体翻译了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主编人威廉·乌克斯所着的《茶叶全书》,由他主编出版了中译本。对我国各产茶省、县有关茶业的资料,尤其致力搜集。60年代至70年代间,相继发表了《湖南茶业史话》和《四川茶业史话》。1979年起,历时五年,主持编写了《茶经述评》。

    吴觉农称得上是现代“茶业泰斗”,又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和知名爱国民主人士。

    (阮浩耕)

    (廿二)老舍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鸿来、絜予、非我等笔名,北京人。

    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是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观看,犹如随老舍逛王掌柜父子两代惨淡经营的北京老裕泰茶馆。剧本展现自清末至民国近50年间茶馆的变迁,不仅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且还重现了旧北京的茶馆习俗。

    热闹的茶馆除了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在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茶馆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坐上半天。

    贫民家庭出身又久居北京的老舍先生,创作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的。老舍出生的第二年,充当守卫皇城护军的父亲,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使他从小就熟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喜爱流传于北京市井巷里和茶馆的曲艺、戏剧。老舍出生地北京小杨家胡同附近,当时就有茶馆。他每从门前走过,总爱瞧上一眼,或驻足停留一阵。成年后也常与挚友一起上茶馆啜茗。所以,他对北京茶馆非常熟悉。1958年,他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说: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经-下简介 >中国茶经-下目录 > 二、茶与名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