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与名人-1
人知此味”!酒后醉渴,唯茶是好,“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诗人醉对红花,渴尝绿茶,其乐何如。爱诗、嗜酒、癖茶、好琴,使白居易的生活情趣丰富多彩。晚年他更离不开茶,他说:“老来齿衰嫌桔酸,病来肺渴觉茶香。”
白居易饮茶,对茶、水、具的选择配置和候火定汤很是讲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遶阶流”。他烹茶爱用泠泠山泉水,但又不惟泉是好,常常是因地制宜,选择水品。“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雪水是难得的烹茶好水;“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用洁净的渭河水烹茶同样是珍贵的。
诗人烹茶总是细心添汤勺水,静候瑟瑟水沸,直至“花浮鱼眼沸”,把碾得嫩黄如尘的末茶放入茶瓯。如此色佳味醇的茶饮,多想奉献一碗给如自己一样的爱茶人,遗憾的是无法传递。
白居易曾辟园种过茶。那是在他任江州司马时,“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与微之书》)。茶园便在香炉峰遗爱寺旁。他作有《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诗云: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
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地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劚壑开茶园。
如此结茅而居,辟茶园,听飞泉,赏白莲,饮酒弹琴,仰天长歌,诗人感到如倦鸟飞返茂林,若涸鱼回游清池,颇为傲然自足。那时他“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诗人这段生活,明人黄宗羲在《匡庐游记》中说:“山中无别业,衣食取办于茶其在最高者,为云雾茶,此间名品也。白香山药圃茶园为产业,信非虚话。”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两年任内,他钟爱西湖的湖光山色,又迷恋西湖的香茗甘泉,常邀文人诗僧吟咏品饮,留下了一则与灵隐韬光禅师汲泉烹茗的佳话。诗僧韬光与白居易常有诗文酬答往来。一次,白居易以诗邀韬光禅师到城里来:“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然韬光不肯屈从,也以诗答曰:“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白居易只得亲自上山访晤,一起品茶吟诗。杭州灵隐韬光寺的烹茗井,相传是当年白居易烹茗处。
(阮浩耕)
(五)陆龟蒙、皮日休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代文学家。早年举进士不中,曾往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虽有田数百亩,因地势低下,雨潦则与江通,故常苦饥。于顾渚山下经营一茶园,岁取租茶,自为品第,着有《品第书》,可继陆羽《茶经》,可惜早已失传。
皮日休(约834~约883年),字袭美,一字逸少,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文学家。咸通八年(公元867年)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今江苏常州)副使。
皮日休在苏州时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成为一对亲密的诗友,世称“皮陆”。在两人间的唱和往来中,皮日休有《茶中杂咏》十首,陆龟蒙有《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两人一事一咏,一唱一和,共二十首。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前有一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