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回到惠灵顿
描写阴沟结尾,最后的情感是徒劳的,而讽刺也是无效的,但是作者却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模仿才能,使其延伸至漫画自我,这比她过去的任何东西都更有技巧,结局也有一定形式。她的良师益友沃特?李普曼已使她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她从悉尼写给维拉的一封信中也流露出这种意识。她谴责自己的同胞以及“他们的顽固不化”,告诉自己的姐姐(她根本不是可以诉说这些话的人)这些殖民地居民需要的是“一阵先拉菲尔派和超唯美派①的疯狂浪潮”,这样他们才能获得一些“平衡和协调”。

    她肆无忌惮地宣称,“我们想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坐在街角上,商店里,房间里,在喝茶时讨论线条、形式和气氛”,这三个词:线条、形式和气氛出现在此处用来暗示一种同新型艺术有些联系的新美学的出现,但是这种说法有些过火,不恰当。接着信中又抛出了一连串乱七八糟的必读作家的姓名,这肯定使当时正在悉尼忙着参加各种社交狂欢的维拉迷惑不解。这些作家有:门德斯②、梅瑞狄斯③、梅特林克④、罗斯金⑤、罗登巴赫⑥,萧伯纳、惠特曼⑦、托尔斯泰、卡彭特⑧、兰姆⑨、赫兹里特⑩霍桑(11)和勃朗蒂姐妹。新西兰人最好读读所有这些作家,哪怕凯丝自己没有读过他们。

    凯什琳成为能发表作品获取稿酬的作家是在她19岁生日前一两个星期,趁此机会彻迪在1907年10月14日给西尔雏亚?佩恩写了一封信,告诉了她更多的消息。她先描写了凯丝收到的所有的生日礼物(绿宝石耳环,胸针等等),然后写道:为了让你更了解凯什琳,我寄给你一份澳大利亚杂志《地方之友》,上面刊载了她许多作品,编辑给她写过几封愉快的回信..太美妙了!我简直难以形容自己感到多么高兴和骄傲..圣诞节后凯什琳又要回到伦敦去,我简直不敢去想。但我知道她必须走,这是唯一适合她的事情,我感到,她去后很快就会使我们大家重新聚会在一起,噢,亲爱的,那会多么令人快乐高①《幸福》,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译注①先拉菲尔派,19世纪中期文学艺术家的团体,强调艺术灵感先于纯粹技巧。唯美派,19世纪后期文学派别,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王尔德为其主要代表之一。——译注②门德斯(1841~1909),法国作家。——译注③梅瑞狄斯(1828~1909),英国小说家,诗人。——译注④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诗人、剧作家。——译注⑤罗斯金(1819~1900),英国艺术评论家,社会理论家。——译注⑥罗登巴赫(1855~1898),比利时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集《与世隔绝》等。——译注⑦惠特曼(1819~1892),美国杰出诗人。——译注⑧卡彭特(1844~1929),英国诗人,社会改革家。——译注⑨兰姆(1775~1834),英国散文作家。——译注⑩赫兹里特(1778~1830),英国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译注(11)霍桑(1804~1864),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译注兴埃这就是家,这就是彻迪。此时凯什琳刚满19岁,在需要陪伴的时代,他们竟同意让她一人去伦敦。一星期后,凯什琳在她自己楼上的房间里,在那本黑封面的笔记本中写道:该死的家!天哪,他们多么乏味,我从心底里讨厌他们,我绝不会再在这儿呆多久了,谢天谢地。甚至当我独自呆在房间时,他们也在外面大声嚷嚷,谈论着肉铺送来的货和肮脏的床单,我真感到..这种糟透了的生活。

    不久哈罗就安排他令人伤脑筋的女儿出去呆几个星期,他让她同一些朋友(他并不真正认识他们)乘大篷车远征新西兰北岛的中部大山地区,穿过所有凹凸不平的山地。远征队中有一人是凯什琳在惠灵顿的朋友米丽?帕克,大概是她钢琴教师的女儿。

    不知道比切姆是否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曼斯菲尔德传简介 >曼斯菲尔德传目录 > 第3章回到惠灵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