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8:(一三六)~(一五五)
入「百人一首」集中,為其代表作。謂孟嘗君食客雖仿鷄鳴騙得函谷關守開啟關門,
但男女相逢之逢坂關守豈是癡迷易受騙者。作者託歌以示已志堅定,不輕以許身也。
(7) 此藤原行成諷刺清少納言,以示挑逗之歌。又逢坂關在近江國境,原係平城京北方防衞要害,平安朝後已廢置,任人自由通行。
以此之故,歌謠每以為男女相會之歇後語。
(8) 定子后之弟,藤原隆円。蓋以值夜勤在宮中也。
(9) 源經房。源高明之四男。
(一四○) 五月,無月的闇夜
五月,無月的闇夜。
忽聞眾人異口同聲叫喚:「女官們可有人在呀?」
皇后催促道:「出去看看。外頭怎麼會吵吵嚷嚷的。」
乃遂奉命出問:「是誰呀?在那兒大聲嚷嚷。」
對方並不言語,只是將御簾微微掀起,刷刷地插入甚麼東西。仔細一看,竟是吳竹之枝。
「哦,原來是『此君(1)邪』。」
聽我這麼講,他們竟說:「走,去把這事向殿上報告。」
於是,中將(2)、新中將(3)等六位的藏人輩,紛紛都離去。
頭弁卻留下來,說:
「那些傢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本來是折下皇宮裏的竹子,準備要詠歌的;後來又有人提議:『不如到后宮,去找女官出來詠。』
竟然被你馬上一言道破是吳竹,而散退了回去。真是妙極了!是誰教你的,怎麼儘說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人家還不曉得那是竹名,恐怕他們會怪我的罷。」
對方竟也附和道:「那倒是真的。怕是不容易曉得的罷。」
正與深談之際,先前那些人又回頭集攏過來,吟誦著:「種而稱此君(4)」的句子。
頭弁問:「在殿上相約的事都沒有達成,何以就回去呢?真奇怪。」
那些人則又回答:「那種事情應該如何應對呀。弄得欠妥,反而不佳。殿上大伙兒也在紛紛傳話,連皇上聽到,也大感興趣哩。」
頭弁也跟著大家反反覆覆吟誦著同樣的事情,顯得熱熱鬧鬧,以致其餘女官也都跑出來看熱鬧。於是,大家紛紛找著殿上人通宵閒聊。
直到回去的時候,還依舊異口同聲吟誦著相同的詩句,甚至在他們走入左衞門陣時,我還聽見呢。
翌晨清早,有個叫做少納言命婦(5)者,奉皇上御函於皇后之際,大概是順便提到了這件事,皇后便召我上來垂訊:「有這回事嗎?」
「不曉得。沒注意隨便說出來的話,被那行成朝臣故意說成那樣子的罷。」
聽我這麼講,皇后竟含笑說道:「卽便是故意的......。」
皇后娘娘不管聽到任何一個女官有殿上人輩讚美,總是會很高興的。真是有趣味。
附註:
(1) 清少納言蓋巧妙踏襲晉書王徽之傳:「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
以吳竹為中國傳來,故有此聯想,足證作者才智過人也。
(2) 未詳其人。
(3) 藤原賴定。
(4) 此係「本朝文粹」卷十一所收藏原茂「冬夜守庚申同賦修竹冬青應教」句:「晉騎兵參軍王子猷,種而稱此君」 [此用注(2)王徽之傳典故]。
(5) 近伺天皇之女官,未詳其人。
(一四一) 円融院喪期終了之年
円融院喪期終了之年(1),人人卸下喪服,心中莫不感傷正多。
上自天皇,下及於院中仕者,大家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