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一个比较:坚定的童贞和永远的童年
走向彼岸,相反,无神的罪感却使他quot;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quot;,在污秽、肮脏、疾病和虚废感中打滚。在对伦理-人际关系本质上的quot;恐惧-渴望quot;中,尤其在对quot;两人世界quot;的quot;恐惧-渴望quot;中,卡夫卡似乎与时代打成了一片。他对自己的不幸了如指掌,但是却没有克尔恺郭尔式的使命感或类似的自我意识。相反,用前面引用过的维利·哈斯的话说,他的生命quot;是由自我折磨、自我谴责、恐惧、甜蜜和怨毒、牺牲和逃避组成的巨大的旋涡quot;。所有这些意味着卡夫卡对此岸的相对执着,并使人联想到他对彼岸或所谓quot;永生quot;的基本态度。

    可以认为,在相当的程度上,正因为如此,卡夫卡生前很少发表作品,而且多半是在朋友的促使和帮助下才得以发表。关于作品在死后的命运,他留下遗嘱,要求尽可能付之一炬。当然,这一决定中所包含的心理因素极为复杂,我们在本书后面的部分将作出专门讨论。但是,无论怎样,这一决定中的确包含了一种巨大的放弃能力。关于日记,卡夫卡也对自己的日记格外重视,并在知道自己不久将有一死之际把全部日记托付给恋人密伦娜。虽然当时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告一段落,但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仍意味着某种爱的见证,或者说,这一举措并非完全没有永生的意向,但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指向今世。彼岸和此岸,永生和今世,童贞和童年。克尔恺郭尔像一位坚守童贞的成年人,面对彼岸的最高力量放弃自己。克尔恺郭尔的放弃全然不含俗世间那种孩子般孤弱无助的依赖性,或者说,他彻底战胜了这样一种生而为人在所难免的依赖性,而以quot;信仰骑士quot;的身心姿态作出了绝无反顾的决断。自然而然的是,由于这种常人几乎不可企及的放弃,最高力量因此而与他同在。相比之下,卡夫卡则更像他自己所说,是一个quot;在成年人中流浪quot;的孩子。他唯一的拥有,就是此岸和今世quot;永远的童年quot;。他以一种极端的孩子般的孤弱无助,把自己放弃给一种quot;恐惧-渴望quot;的命运,以至于,即便他在quot;自我折磨、自我谴责、恐惧、甜蜜和怨毒、牺牲和逃避quot;中实际放弃什么东西的时候,也由于这种压倒一切的quot;恐惧-渴望quot;而痛苦不堪。在生存论心理学看来,克尔恺郭尔几乎完全消解掉了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战胜了这个quot;敌人quot;,这使他的移情几乎纯然地指向彼岸世界;而卡夫卡则终生与俄狄浦斯情结纠缠不清,他对此岸存在着强烈的移情。

    但不管怎么说,与常人相比,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都有着巨大的放弃能力,而且,总的说来,他们的放弃能力都指向与其爱欲的实现、与其quot;神化工程quot;相冲突的社会性伦理-人际关系。只是,在执着于此岸还是执着于彼岸的问题上,他们的放弃能力表现出了实质性的差异。

    用克尔恺郭尔关于人生三种阶段三种境界(quot;美学quot;、quot;伦理quot;、quot;信仰quot;)的话说,他们两人都倾向于放弃quot;伦理quot;的境界(尽管如上一节所指出,卡夫卡对伦理-人际关系格外有着自己特殊的、特别强烈的quot;恐惧-渴望quot;)。克尔恺郭尔执着于quot;信仰quot;的境界,而卡夫卡则相对地沉溺于quot;美学quot;的境界——无论对婚姻、女人或写作都倾向于如此。用克尔恺郭尔的话说,quot;信仰quot;意味着受难,而quot;美学quot;则意味着感觉上纯粹的快乐。然而,在卡夫卡身上,克尔恺郭尔遇到了一个悖论,正如我们所要看到,卡夫卡在他的quot;美学quot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地狱里的温柔简介 >地狱里的温柔目录 > 第四节 一个比较:坚定的童贞和永远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