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再回眸:不安的存在,无边的生活
…在今天,在世纪末的钟声就要敲响之际,恐怕不少人会同意这样的看法:我们的世界是一个quot;非理性quot;的世界。而在这个quot;非理性quot;的世界上,quot;生就是对人必有一死这种意识的无意识的、没有明言的逃遁。quot;雅努施:《卡夫卡对我说》,第111页。质言之:生存就是与死亡搏斗,存在本身就是不安。而所谓quot;存在性不安quot;,它原本就是人类的命数,是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恐惧和颤栗。

    在表述人类这一命数方面,恐怕很少有人能比弗洛伊德更有感染力了。他说,我们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quot;恶quot;的世界,这个世界的quot;恶quot;既在我们身心之内,更在我们身心之外,在世界本身。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不幸,是大不幸,是比诸如精神疾病之类不幸更大的不幸。弗洛伊德以一种既是隐喻又是科学的深刻表述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说:精神分析治愈患者的不幸,其实只是让他回到生活更大的不幸之中。参见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又参见贝克尔:《反抗死亡》,第93、417-418、433-434等处。或者,我们更愿意用一种相反的、明亮的眼光来看生活和世界。我们也许应该把自己看作哥伦布,而把世界看作只为勇敢者而存在的世界。我们不断勇敢地向世界索取,不断地征服,不断迈向勇敢者的新世界,以反抗既有的世界对我们的局限和否定。换句话说,我们不把自己无休无止的折腾看作对死亡和虚无的消极反应,而看作对它们的积极应战。就正如在真实的历史上,勇敢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紧接着,无休无止的征服和扩张接踵而至,商业革命立即在中欧和西欧(包括布拉格!)爆发,各类商品生产和贸易雨后春笋般布满欧洲大陆,商路在原有的基础上,像巨大的蛛网延伸向四面八方(也穿过布拉格!)……换句话说,即便用明亮的眼光看生活和世界,人们多半仍然不反对这样的基本概括:生存就是对死亡的反抗,存在本身就是不安。人们说得好,生活就是quot;肉搏quot;,是铁、血与火的考验,是生与死的较量,是对意志、精力、精神和肉体的挑战……如若这果真就是世界的本性,那么,关注这一点不为别的什么,而是要指出:父亲就是生活的代表,他代表着quot;非理性quot;的、哥伦布的世界。

    似乎,我们每个人的父亲都是含辛茹苦,饱经沧桑。关于这个世界的本性,恐怕很难有人比我们自己的父亲更为清楚。生活就是quot;不幸quot;,存在就是quot;不安quot;,历史就是否定,是对失败者的quot;阉割quot;……

    据说,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某个早晨醒来,常常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卷入了那个quot;永恒的主题quot;,即卷入了与父亲难以调和的冲突之中,从而成为quot;历史的孤儿quot;。果真如此,那么其中主要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正是因为:父亲是生活的代表。人们说得好,父亲代表着生存因而也代表着死亡,代表着存在和依靠,因而也代表着不安。父亲代表着我们必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代表着世界的生存法则。父亲用世界的法则要求着我们,那么严厉,甚至是那么粗暴,常常让我们喘不过气,让我们难以quot;挺住quot;,让我们感到随时会quot;垮掉quot;、感到恐惧和不安。然而,父亲也仅仅是生活的代表。一般而言,总需要有一个人来代表生活;不是父亲,就是母亲;不是母亲,就是另外一位亲人,或者一位朋友、一位恋人、一位别的什么人。

    多年以后,卡夫卡与菲莉斯·鲍尔小姐恋爱、订婚、犹豫、解除婚约、犹豫、再订婚、犹豫、再解除婚约……在此过程中他在日记中写道:quot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地狱里的温柔简介 >地狱里的温柔目录 > 第二节 再回眸:不安的存在,无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