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节 一份综合报道
有个贩煤的女商人在旁边什么地方看着我们。……我和这一切——女厨子、威胁和那纠缠了三十八年之久……《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第57-59页。并参见:Ernst Pamareof Reason:A Life of Franz Kafka. Neraus·Giroux,1984,P.28。

    这则报道透露出卡夫卡阴郁不安的小学生涯:quot;学校本身对我来说已构成一种威吓quot;。在那段经历中隐藏着噩梦般的存在性不安,给他后来的人生阶段投下沉重的阴影。对此,他在30年后作了伤感而绝望的回忆:

    我以为,我永远过不了小学一年级这一关的,咦,我通过了,甚至还受到了奖励;九年制中学的入学考试,我肯定是通不过了吧,咦,我居然通过了;那么,我在中学一年级肯定要留级无疑了,咦,我没有留级,我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升上去了。不过,这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信心,相反,我始终确信……我现在愈是顺利,到头来结局必将愈是糟糕。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教授们在开会的可怕情景(九年制中学不过是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而其实我周围处处都是相似的情形),我恍惚看见,我顺利念完了八、九年级,他们便集合在六、七年级,我顺利念完了六、七年级,他们便会集合在四、五年级,如此类推,他们聚集在一起,为的是研究我这个独特的、闻所未闻的例子,研究我这个最无能、无论怎么说也是最无知的人,怎么竟然能够步步高升,偷偷爬上这个年级去的。由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他们自然会立即把我从那个年级里剔出来,以博得所有从这个梦魇下解放出来的正人君子们的欢呼。——生活在这样的想象之中,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决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下,我还有什么心思去上课呢。谁能在我心中点燃起一丝热情的火花来呢?《卡夫卡小说选》,第544页。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则报道揭示出卡夫卡心理上一个重要的特点:他对某种quot;悬而不决quot;的折磨十分恐惧,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quot;对捉摸不定的东西的一种完全捉摸不定的恐惧quot;。《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第206页。在这种恐惧面前,他无法quot;挺住quot;,相反随时准备quot;垮掉quot;。其实,这个特点与他童年的遭遇有关。我们在第一章已经有过了解。当父亲大喊大叫、满脸通红、急急忙忙解下吊裤带威胁要揍他,却又始终quot;悬而不决quot;时,他感到几乎比真的挨打还令人难受。他用被处绞刑者的死亡体验为例,想说明quot;悬而不决quot;的死亡恐惧之折磨比干干脆脆的死亡本身更可怕。如果干干脆脆被处了绞刑,那也就一死了之,quot;倒也就没事了quot;。倘若让一个人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要被处绞刑,又让他亲眼目睹为处绞刑而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只是在绞索套上脖子的最后时刻给予赦免,quot;那他可能就会受罪一辈子。quot;《卡夫卡小说选》,第525页。

    后来,在快到30岁之际,在他与第一位未婚妻认识前夕,卡夫卡对自己这一心理特点作出了总结,明确认为自己是一个quot;在遇到看不到底的东西时会马上垮掉的人quot;。《卡夫卡书信日记选》,第149页。对看不见底的quot;最后quot;的东西,他会产生恐惧和神经症的回避。这也意味着quot;放弃quot;。

    只是,在quot;垮掉quot;之前,他多半会像克尔恺郭尔一样quot;永远地三心二意quot;;像哈姆雷特一样,在两种对立的选择之间、在quot;对quot;与quot;错quot;之间、在是与否之间、在结婚与否之间、在quot;美人与野兽quot;之间、在生与死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地狱里的温柔简介 >地狱里的温柔目录 > 第六节 一份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