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背后是疲惫、机警而游离的双眼。寒暄几句后,他拿出一包民工特供烟“黑河”,示意我也来一支,我婉拒了。这和香烟牌子无关,我当时已经戒烟三年了。

    在阜成门华联商厦顶楼餐饮部,我买了一堆饮料,开始畅谈我们的发财大计。陈宁安先问我对图书行业是否熟悉。武彤彤帮我回答:“人家都写书了,能不熟悉吗?”

    “我爱逛书店,也挺爱买书。闲人嘛。”我说。

    “那多好,以后出书了直接放自个店里卖得了,省得被剥削一次,书店黑着呢。”陈宁安将烟点燃,猛吸一口,兴奋地说,“书店赚的就是闲人的钱。咱中国这么多人,闲人也少不了。您一年买书花多少钱?”

    “难说,时多时少,一年下来怎么也得几百块钱吧。”我说。

    “如果每个人花你一个零头就不得了,‘席叔书屋’您知道吗?”陈宁安问我。

    “听说过。”

    “那就是几个闲人开给闲人的书店,现在做大了,听说要上市了。还有‘三联书店’也是闲人养起来的。”

    “‘三联’是老字号了。”武彤彤补充,“改天我带你看看吧,很有特色。”

    “更不要说——”陈宁安继续说,“咱还可以赚学生的钱。中国几亿学生呢,这市场,可以说无穷大。光北京就有几百万学生。”

    “理论上说没问题,还是越细越好,最终还得落实到细节上。”我说。

    “有道理,魔鬼在细节中。”陈宁安从黑包里拿出一个大本子,翻开,再取出一支笔。我们几个像研究军事地图的参谋一样俯身端详起来,就差一个放大镜了。陈宁安指着简约地图上密布的三角形说:“我经过各种途径,基本摸清了北京书店分布图。根据我们现有资金,只能开一家店,小店面,还不能在繁华地段。”

    我笑言:“小米加步枪啊。”

    “可不是嘛。”陈宁安叹息,又转问武彤彤,“要不你也入一股吧。”

    武彤彤直摇头:“你看我像有闲钱的人吗?能给你介绍一个就不错啦。我才上了三年班,一月一千多,我能干啥;做兼职那点钱,还不够我考G(RE)考t(OEFL)的。”

    “那行吧,你以后寄点美元来也行,咱一不留神成中美合资啦。”陈宁安说。

    “学校周围怎么样?”我问。

    陈宁安摁灭烟屁股,说:“主意是不错,但每个人都这样想,就麻烦了,房租贵,还打折,反而挣不了几个,竞争太激烈了。”

    “看来我们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老路了。”我说。

    “战略上是这样。”陈宁安说。

    武彤彤给我们打气:“北京发展多快啊,摊大饼似的。现在的城郊,没几天就是城里了。海淀、朝阳、丰台以前都是农村呢,我以前上学时校外北大荒似的。北大窑,现在多牛,百年前就一官家瓦窑。”

    “武老师——武编辑说的有道理——就是一百年太磨人了点。”我呵呵一笑,“那咱们有什么选址呢?”

    “去天通苑或回龙观。”陈宁安大手一挥,落到地图北部边缘地带,狠命一掐,那劲头活像发现了国军老巢的共军将领,“天通苑号称建成亚洲最大小区,七十万常住人口规模!比一个中等城市还大;回龙观是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也有几十万人。这两个地方,正大兴土木呢,轻轨也开工了,用不了五年,绝对人山人海。要不我在天通苑买房?那里一家书店还没呢,房租很便宜。我看过,三十平米的门面房,月租五千可以拿下。”

    “听上去不错。”我附和道。

    “当然了,我盯上这很久了。”陈宁安信心百倍地的样子,“我不迷信,但风水还不得不考虑一下,这两地方都在城北,上风上水。”

    研究的结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北京有张床简介 >我在北京有张床目录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