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神宗朱翊钧
载立案,实行一件,注销一件;另一本则送内阁稽考,同时,各科、部、院之间也相互制约和监督,使各级官吏都不敢敷衍塞责。这项改革在当时可谓轰轰烈烈、朝野震动。吏治与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改观,使中央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为其他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这其中首先就包括经济方面的改革。万历初年,国家财政已露崩溃之象,无论朝野都十分忧虑。张居正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开始,一面主持裁减冗官冗费,另一面也开始控制皇室费用,减少开支。万历五年,张居正提议清查丈量全国各类土地,实现“开源”,增加生产。到万历九年,土地丈量完毕,共查实田地700多万顷,比弘治时多出300万顷。在此基础上,张居正吸取了早在嘉、隆年间就在一些地区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个制度后来被称为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它的基本内容有四点:(1)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不再区别银差和力役,一律征银。(2)田赋及其他土贡方物一律征银。(3)以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目。(4)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这次改革,对生产和货币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的重要改革,是整饬军备,加强边防。在蓟州一带,张居正继续重用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镇守。使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长城一带的边防异常整肃,后人称戚继光镇守蓟州16年,“边备修饬,蓟州宴然”。在辽东,重用能征善战的大将李成梁任总兵官。万历二年十月,李成梁率部一举击溃为害边境的建州卫部落,斩女真都指挥王杲以下1100余人,取得了有名的“辽东大捷”。在北部的宣府、大同以及西至延绥、宁夏一带,任用王崇古为总督,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对军事上的这些改革、特别是选用将领,确保了明王朝边防的巩固。对此神宗也十分满意,他曾为此褒扬张居正说:“先生公忠为国,所用的人没有不当的。”
然而这种情况在万历十年后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六月,张居正去世。神宗得到消息最初是十分悲痛的。他特意下诏罢朝数日致哀,赠张居正上柱国的荣衔,赐谥文忠公,并命四品京卿、锦衣卫堂官、司礼太监等人护送归葬江陵。身后的恩礼如此隆重,在明朝历代的臣僚中,都是极罕见的。但是不久,万历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造成了说不尽的是非恩怨。
事情起因于太监冯保被逐。早些年,冯保曾将极受万历宠信的太监张诚赶出宫去。万历对此十分难过,所以就恨造成这一事端的冯保和张居正。张诚拜辞时,万历暗中交待他离宫后要留意探明冯、张二人的劣迹。冯保的威福自恣已是出了名的,就是张居正,人虽能干,政务上也很有建树,但却远未做到廉洁自好,他招权树党、收受贿赂,甚至侵吞国库资产等,也是有的。这一切,都被张诚探了个清清楚楚。张居正死后,张诚重新进宫,便尽其所知一一陈奏,同时,建议万历先由冯保开刀,将其逐出宫去。查没其财物。这次对冯保的查抄,万历得金银100余万、珠宝无数,结结实实地尝了次查抄的甜头。
冯保被抄后,神宗受更大贪欲的驱使,决心通过清算张居正,一方面树立自己的权威,达到总揽朝纲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敛聚些钱财。这时,恰有陕西道御史杨四知上疏参奏张居正14条罪状,神宗立即批示说,朕这么信任、尊宠张居正,他却不思尽忠报国,借机谋私,有负朕的宠信,着令查处。万历十一年三月,神宗下令追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荣衔,接着,又下令追夺文忠公谥,并革去其两子的官职。查抄钦差到达之前,先派人告知了荆州知府、江陵知县,将张家人口赶到空房子里看守。等到钦差到时,张家被锁的人饿死的已有10多口。查抄的结果,却只得黄金1万余两、白银十几万两,算不上什么巨富。钦差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