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象 三千年帝制被推翻的预言
这个时候就应该放弃了,可是革命党人喻培伦和林时佺找到黄兴,表明革命有进无退,不畏牺牲,不怕流血,于是在仓促之中革命党人举行起义,进攻总督府,最终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战死及被俘就义的烈士达到八十六人,有七十二具遗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已经失败后,又有三百人的队伍在胡汉民及赵声的带领下赶到广州,可是大势已经无可挽回,胡汉民大哭而回,赵声不久因忧郁而谢世。
十次起义,十次失败,但共和的思想,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流血之中,渐入人心,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主,半凶还半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背图》为我们所展示的这一场景,终于在武昌爆发。
武昌起义在没有周密组织与部署却奇迹般的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共和思想已经为军队中的广大士兵所接受,甚至连清室中的许多人都转化到支持革命或是同情革命的阵营中来。在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失败入狱后,负责审讯他的户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就当面对他说:如果我不是出生于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反叛了。
革命共和,天下归心。
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瑞澂却仍然在大肆搜捕并屠杀革命党人,并查获了革命党人的名册,正按着名册一个一个抓人,这实在是有点活得不耐烦了。所以革命党人被逼背水一战,由熊秉坤所率领的工兵营首先发难,喊出:老子就是要造反,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这一枪就彻底葬送了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共济。
从此中国进入了另一个更为艰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