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云南陷没
利必有弊,“北上四川”之不好之处,就是一旦不慎,就有可能被重兵集结的清军包了“饺子”。

    第二种建议是“西撤滇疆”,即主张将“行在”撤到滇西的永昌(今云南保山)。

    这样做,好处之一是滇西地形复杂,民心依附,是一个长时间打游击的好地方。

    好处之二是如果连游击也不能打了,就退到缅甸去。等清兵一退走,就重返云南,距离上比四川更近。

    不好之处就是到边疆去,就有可能被“边缘化”,慢慢地消失在中国人民的视野之外。

    制定哪种方案,并不取决于朝臣的争吵,关键在于两个决策者——永历帝和李定国的态度。

    永历帝和李定国毫不犹豫地坚持了第一种方案。

    理由也很简单,“亲不亲,中国人;美不美,中国地”。如果能在国内混下去,谁愿意跑到凶险莫测的外国呢?

    这一帝一王的意见一定,便计划在12月15日放弃昆明,经宾州撤往四川建昌。

    12月13日,李定国从前线赶回昆明,具体主持“移跸”这一庞大工程的实施。

    撤退前,如何处理昆明这一带的大量存粮,成为李定国同志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按惯例,这些存粮能带走的要带走,带不走要烧掉,以免资敌。

    李定国、白文选商量后,也决定这样做,并将其上报永历帝作“最后的裁可”。

    但永历帝却破天荒地裁了个“不可”。

    他“不可”的理由是“一旦将粮食烧掉,饥饿的清军马上就会就地征粮。到头来,苦的还是当地百姓,所以,粮食不烧,就地封存”。

    为防烧粮,他还紧接着下达了专门的圣旨。

    他的这道圣旨,最终,被对云南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李定国“坚决执行”了。

    不但昆明的粮没烧,连宜良等地的粮也没烧。

    结果自然是很“不幸”的,因为这些粮食,竟让入滇的清军整整吃了半年。清军吃饱后,便是整日里把永历帝及其手下,追来赶去。

    但今天的我们,却真应该从内心深处,为这位生性善良的皇帝喝采,向这位心怀博爱的基督徒致敬。

    因为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个自诩为“爱民如子”的领导人能做到的。

    即便是“苦孩子”出身的李自成,在撤出西安前,对农民伯伯“粒粒皆辛苦”的粮食,也是企图一烧了之(但被田见秀执行时“打了折”)!

    仅凭此,我们就可以谅解这位皇帝曾经有过的犹豫不决、碌碌无为、胆小懦弱……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个好人。

    斯大林说:“胜利者不受谴责!”,但这褒奖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今天,平凡无奇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好人不受谴责!”。

    因为这褒奖的,是我们做人的起点和归宿。

    12月15日,永历帝率领文武百官撤离昆明,开始了他最后一次流浪(专业名词叫“狩猎”)。

    “东风无力百花残”,随他一起流浪的,还有在这个政权下,沐浴了十年和平阳光的昆明百姓。

    于是,城里城外、哭声鼎沸、生离死别、扶老携幼的人间惨象,永历帝又一次耳闻目睹,又一次柔肠寸断,却又一次无能为力!

    这支逶迤北行的队伍,共分前锋、主力、后卫三部队组成。

    前锋由庆阳王冯双礼、广平伯陈建、武功伯王会、延安王艾能奇长子艾承业带队,其主要任务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剿匪安民,为主力和后卫在荆棘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主力则像蚂蚁保护“蚁后”一样,簇拥着永历帝及其政府官员,经安宁、武楚、赵州,缓缓北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明那些事儿简介 >南明那些事儿目录 > 第三十三章 云南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