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子路
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运用。礼乐不能运用,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孔子说得很正确,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真理。
说起来这段话,其实孔子非常没有面子。原本,孔子决定离开鲁国前往卫国的重要原因是子路的大舅子颜浊邹在卫国混得不错,跟卫国国君的宠臣弥子瑕关系很好,弥子瑕暗中担保孔子到了卫国会受到重用。因此,孔子在鲁国不辞而别,以为到了卫国能够执掌国政。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和子路在去卫国的路上高谈阔论,展望美好未来,可以说踌躇满志。可是到了卫国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卫国国君对孔子的理念没什么兴趣,孔子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捞上。可以想见,孔子有多么失落而沮丧,是多么的没有面子。而名正言顺这样的事情也就只能停留在书面上,没有实践的机会了。
正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历来造反的农民,都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譬如先帝的私生子之类。春秋五霸,讲究的是携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到汉末,曹操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由此可见,正名是很重要的。
3.12(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对于孔子做的事情,别的学生即便认为不对,也不会说。而子路不一样,只要他认为不对的,就要说出来。这一点让孔子有时候很尴尬,不过又觉得子路可以信任。
孔子在鲁国官场混不下去,于是来到了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基本不理国事,都听从宋国娶回来的年轻老婆南子的。所有想在卫国出仕的人,首先要南子面试。孔子急于在卫国当官,因此托人走了路子,得到了见南子的机会。弟子们全体反对,因为南子名声很坏,是个有名的荡妇。学生们的反对也没有动摇孔子的决心,于是带着子路和冉有前去。结果在后宫晋见了南子,隔着帘子聊了几句,南子对他毫无兴趣,就这么灰溜溜地出来了。孔子很郁闷,子路很不满。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也很懊恼,于是发了以上毒誓。
其实,每个学生都对孔子去见南子不满,因为这本身违背了孔子的做人原则。可是只有子路一个明确提了出来,一来子路的性格使然,二来子路是大师兄,在同学们中有号召力。其实孔子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他很怕子路一怒之下离开,因此急忙发誓。
历史事实证明,但凡子路反对的,都是孔子确实不应该去做的。有子路这个学生,真是孔子的幸运。
发誓是没有意义的,现代人已经不发誓了。
3.13(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