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篇 万泉河:一端是五指山,一端是博鳌港
几乎海南的每个市县都有人参加,堪称是举全岛之力。
在工程机械紧缺的情况下,水电工程建设唯有依靠“人海战术”。“干工用肩扛,睡觉木板房,人人吃着定量粮,十万儿女英雄郎。”这是当时工地流传的顺口溜,却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形。参与电站建设的年轻人,在那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些人在那里找到终身伴侣,有些人在那里改变了人生轨迹。牛路岭水电工程要建一个高程115米的拦河坝,厂房为内坝氏,厂房内装4台机组,每台发电2万千瓦,大坝所在地还没有通公路,因此,建设电站之前必须修筑通往大坝的公路。
肖云昌,1975年7月刚从海口市秀英镇中学毕业,9月就被抽调到牛路岭参加水库建设,那时他只有18岁。他是第一批到达的民工,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修路,而是盖房子,好让自己有个睡觉的地方,也为随后即将到来的民工准备栖身之所。肖云昌回忆说,永兴镇去了30人,他们白天上山砍木材,晚上就睡在河边沙滩上,虽然盖着被子,可仍然冷得受不了,不少人都感冒了。11天后,盖成几间油毡顶的木板房,接下来继续盖了不少这样的房子,分布在半山腰。修路正式开始,肖云昌主要工作就是打石头,用铁锤、钢钎凿炮眼。那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活,手上很快就起了一层茧。
在那个岗位上,他一直干到1981年。肖云昌回到家乡后结了婚,现在永兴自来水厂工作。2007年“牛路岭建站30周年纪念月活动”,邀请建站元老“回家看看”,他最想看的是发电机组,那是电站的“心脏”,以前没见过。
周沈是琼海市长坡镇青葛村的农民,1976年夏天被招为牛路岭水电工程的民工,开始是在“清渣班”工作,就是把炸出来的石块、土方装上“倒车”,推到下游倒掉。后来,他被安排到“风钻班”,时而悬吊在半空,时而又钻进洞穴打风钻。有一次,他在工作时,突然山上滚下一块石头,猝不及防被砸到后腰,是班长扶着他上医院,还准他一个星期的工伤假。
1978年,随着大坝日渐升高,周沈等8位民工,在两位科长的带领下,分组下到各水浸区,动员村民搬迁。要搬迁的村民住得分散,苗族居住的加略村,在琼海的最远处,黎族居住的大桑村又在琼中的边远处,走山路要一天才能到达。指挥部要求在关闸蓄水前,务必搬迁完毕,任务很紧。进村的时候,一群猎狗龇牙咧嘴围住,让他进退两难。经过一年多努力,总算完成前期的搬迁工作。
1979年12月26日,牛路岭水电站一二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第二天《海南日报》社论中提到:“我们建设了一个电站,同时也造就了一支很好的队伍。”1982年,这座海南最大的水电站4台机组全部发电,8千瓦的电能通过高压电线输向全岛各地,点燃了海南人民的建设热情。2001年4月,牛路岭水电站正式启动了“万泉湖风景旅游区”。在景区里,你可以泛舟湖上,或观光或垂钓,也可以游目骋怀,看云卷云舒,看日出日落。
松涛水库:“开发海南的第一把金钥匙”
开发海南,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口号,同时也是一个规划。在中央的关怀下,广东省组织力量在海南开展大规模勘查工作,并提出了综合开发方案,水利规划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热带作物也需要水。海南岛的河流,属于山区河流,尽管径流丰富,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雨季流量骤增,枯水期流量锐减,洪水期间水量未经利用即流入大海,加大了下游防洪压力。为了不让河水白白流入大海,充分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兴建水库。1956年,经国家水利部审定,松涛水库为开发海南的第一期水利工程,由水利部广州勘测院规划设计。“松涛水库是开发海南的第一把金钥匙”的说法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