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1篇 粤港情深——东江碧水的故事
    香江水荒,紫荆凋零

    1963年,香港大旱。

    这一年的香港人似乎只做一件事情——排队接水。铜锣湾、旺角、油麻地,到处可见排着长队等待接饮用水的香港居民。蜿蜒连绵的人龙长达数公里,人流慢慢蠕动,水珠点滴入桶,人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心中一股怒火却不知道发泄于谁。港人又有何办法呢?香港一连数月滴雨不下,空气已经到了燃烧的临界点,一粒火星就能把大地的情绪引爆,那是无从发泄的民怨。一曲不胫而走的民谣唱出了港人的愤懑:

    月光光,照得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没水荒……

    这一个场景,今天香港20出头的年轻一代已很难想象,繁华富庶仿佛从来如此,打开水龙头纯净的即饮水哗哗流淌在他们看来天经地义,然而父辈们却饱受滴水贵如油的煎熬。

    水从来都是港人的“命根”。除了用来维持生命,进行生产,讲究风水的粤港澳自古以来就有“水为财”的说法,视临水而居为上选。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是,据说当年日军进攻香港时,知道水源就是香港人的身家性命,是以处心积虑地要攻占香港的水塘——打九龙先占领城门水塘,打港岛先占大潭水塘。水塘沦陷后,命脉被掐,随时可以停止供水,英军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了……

    1963年的旱灾历史罕见。旱情由头一年末开始,从1962年9月到1963年5月,整整九个月间,香港没有下过一场透雨,烈日暴晒,土地龟裂,河塘干涸,恐慌在城市的上空盘旋不走。港英当局遭遇了殖民香港以来的最大挑战。客观地说,港府也并非无视人民疾苦,他们采取了不少措施,甚至连迷信方式都派上用场。用飞机撒干冰降雨,失败!宗教团体作法祈雨,失败!临时开掘的水井挖出的却是泥浆。当局不得不派船每日奔赴广州黄埔购买淡水,这唯一可行的方法却远水难解近渴,僧多粥少,杯水车薪。岌岌可危的是,此时香港各个水塘的积水量仅够43天食用!无奈之下,港英政府实施严厉控水措施,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只有4个小时。顿时,全港300万居民陷入困境,苦不堪言!

    事实上,从19世纪中叶香港开埠以来,旱灾在香港时有发生。即便香港三面环海,但由于河流和地下水稀少,这个弹丸之地淡水奇缺。1902年大旱,有限的几口井供不应求,香港每日只能供水一小时;1920年港英政府多次派船到内地运水,但仍然不能满足香港的用水;1929旱灾,20万人拖家带口为避水荒而远走他乡;1938年,港英政府制定条例严格限制食用水供应,港人称作“制水”,从此制水成为家常便饭,成为政府缓解供水压力的一种例行措施。

    在1963年香港大旱之前,面对香港天然淡水匮乏的困局,港英政府一直依靠两种措施解决香港的供水问题:一是兴建水塘和水库,二是充分利用海水资源代替淡水。一方面,从19世纪末开始,港英政府修建了黄泥涌水塘、大潭水塘、九龙水塘、香港仔水塘等多个大型水塘以满足港人的用水需要。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在号召市民节约淡水的同时尽量用海水来代替淡水,实行海水冲厕、海水消防和海水冷却等措施以减少淡水的消耗。然而,前者终是靠天吃饭,后者所起作用有限,果然两项措施都在1963年这起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失效,水荒形势严峻,不仅350万人生活陷入困境,还严重打击了香港正欲起飞的经济!

    用水量大的制造业首当其冲。资料显示,在香港各行各业中漂染、雪糕、皮革、饮料、酿酒、毛纺、织布等13个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据《经济导报》估算,仅因为1963年的缺水,给这13个行业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五六千万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额,其中织造业及漂染业减产三至五成。水荒除了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1篇 粤港情深——东江碧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