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04篇 中国梦幻:黄河水清——黄河大坝与黄河大移民
穷,逃离苦难,逃离冻馁交加的命运,而弃离祖宗之地落脚到了这片当年还是一片荒滩的黄河滩。他们开荒种地。他们用勤劳的汗水把这片当年的荒滩野洼变成了一个人间的伊甸园,一片富庶的和充满了生机的土地。有一天,人们告诉他们,政府要修三门峡大坝了,这片土地不再属于你们。他们走了。他们含泪告别了他们抛洒了青春和热情的这片热土。他们的伊甸园。他们中的有些人远迁到了宁夏,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甚至,家破人亡。他们中的有些人搬迁到了这个著名的“饿死寡妇”的旱原,几乎毫无希望地挣扎在贫穷和贫困中……

    几十年过去了。

    几十年后,当年他们逃难离开的黄河下游,他们曾经的故乡河南和山东,成了稻米飘香的“小江南”——而他们,却再也不能够回到那里。

    这一切,仅仅都是为了黄河。

    仅仅都是为黄河上修了一个叫“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

    是为黄河的一次泛滥和一次筑坝。

    <er h3">28

    是不是要我们再回顾一下诗人的诗句?杜甫的诗句?杜甫的“三吏”、“三别”?——“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个决策,数以几十万计的苍生,付出的是血泪和生命,艰辛和辛酸,痛苦与悲哀。然而,俱往矣。往事如烟。往事已在风尘中。但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什么?

    ……

    早在奴隶社会的周朝,算是很古的古人就如此叹息过: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这个“河”,在中国所有的古籍里都是特指“黄河”。这句话是说,人的寿命实在是太短,恐怕是见不到黄河水清的一天。黄河水清,一个迷惑了中国人上下五千年的古老而美丽的梦幻。一个千古不灭的美梦和梦想。中国人做过的这个千年不醒的长梦,到了共和国诞生的初年,似乎全都一往情深地寄托在了当年举全国之力而修建的这座三门峡水库大坝上。让我们再做一下回顾。当年,1955年7月18日,中南海怀仁堂。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其所作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中,曾这样无情地嘲讽说,“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请来的美国顾问雷巴德、萨凡奇、葛罗同”等,美国人认为,要将黄河彻底治好,“需时或将数百年”。“但是,我们不需要几百年”,邓子恢说——只要6年,在三门峡水库完成以后,就可以看到黄河下游的水基本变清。我们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全国人民,不要多久就可以看到几千年来人民所梦想的这一天——看到“黄河清”。

    当时,中南海怀仁堂里响彻着一千多名人民代表海啸般的掌声。一届二次人大代表手臂如林举起。

    半个世纪过去了,黄河水没有变清。万古的黄河,万古如斯的黄河,仍旧滚滚汤汤、混混浊浊地流淌着,沉重地奔泻着。黄河义无反顾地掠过两侧的崤山、中条山,掠过潼关、函谷关,掠过石壕、北邙;掠过曾经的大禹,曾经的毛泽东,曾经的袁世凯和曾经的蒋介石。黄河就是黄河。黄河永远与自然和历史共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永不归。黄河有着它的自然规律,自然和历史一样都不是可以由着人们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我们与生俱来的黄皮肤,我们拥有的第一个祖先始祖轩辕黄帝,我们的黄土地,养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特殊的馈赠。黄河,枯盈循环,永无止境,黄河永远黄浊,裹泥挟沙,向着东海,倾泻冲击,一泻千里……

    “黄河清,圣人出”,这依然是一句难解的谶语。

    【冷梦: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04篇 中国梦幻:黄河水清——黄河大坝与黄河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