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4篇 中国梦幻:黄河水清——黄河大坝与黄河大移民
什么叫“穷坑”,“穷坑”就是人无法战胜的一种贫穷命运。面对这样的一种“坑”,人无法抗拒,也无法战胜。我说的就是张新年老汉。澄城县罗家洼乡车盖村的三门峡库区移民。到我见到老汉的1994年隆冬,老汉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瘦弱和病弱的老人了,而他说,他还新开垦了三亩荒地。别人的地里能打四五百斤粮,他的地里只能打一百斤粮。为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很简单,旱原上的水要花钱买,他没有钱买水给地里浇。别人的地里有化肥施,他的地里没钱施化肥。于是,地就越种越薄,人也越来越穷。贫穷,就像一个深坑一样了,再也让人翻不了身了。

    是他不够勤劳吗?

    当年【1933年】十多岁的他随父母流落到黄河滩,到1959年背井离乡离别黄河滩,他已经挣下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家业,过上了那时候许许多多城里人都很难过上的“很好的生活”。这说明,他勤劳,能干。但从1959年到1994年,他用了35年的光阴,还是同样的一个张新年,他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走进一个当地人叫“窄半院”的院子,一间破土窑里,点着一盏豆油灯。这是1994年1月9日,一个将近年关的数九寒天的日子,一个阴云密布的大风雪的前夜。连张草席也没有的土炕上,堆着三床黑乎乎的破棉絮。这就是他们过冬的“被子”。所以黑乎乎,是根本洗不成。这三床破棉絮,是以前政府救济的。张新年老汉和小儿子五金身上穿的破棉袄,也是政府救济的。既有五金,那我想,就该有一金二金三金四金,五金的上面,应该还有四个哥哥。一问,连五金在内,老汉一共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娶不上媳妇,就在前一年,老汉才把三儿“倒插门”给了女方家里。这个家是真正的一贫如洗,真正的家徒四壁。全部的家产,就是3口大缸和一个破旧的板柜……

    张新年从前用了26年能够“脱贫致富”,如今用了35年换来的却是“赤贫”!

    我无法想通。

    我无法对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赤贫”想通。

    同样的一个张新年,同样的勤劳,同样的能干,换来的却是天上地下两重天的完全不同的生活!那么,是勤劳强大,还是命运更强大?!

    <er h3">27

    我所有读过的书所有懂得的道理,在此都不起作用。

    ——因为我无法解读这样一种贫穷和贫困。

    ——因为我从此知道了命运对多么多么多的人不公。

    ——命运对三门峡移民的不公。

    假如当初他们不移民呢?他们又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儿子,他们的孙子,又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没有假如,历史也不相信假设。

    和张新年老汉的命运完全相似的是祖籍山东的赵玉君老太和老汉程光学。“高寿”81岁的老太和老汉。老太的案板上放着两只小碗:半碗蒸南瓜,碗底一点白萝卜条。寒冬腊月将近年关靠着南瓜和萝卜充饥的耄耋老人很满足,很知足。老太挂着满脸笑容说:“比刚搬上来时吃糠团团咽不下,咽下去拉不下,现在还算享点幸福。”

    原来,“幸福”的概念也能够是这样?

    ……

    命运似乎和他们开了一个恶毒的玩笑。

    就在我见到这位河南籍的张新年老汉,见到山东籍的两位高寿老人赵玉君和程光学的同一时间,某报登载了一条新闻:由于三门峡水库发挥效益,“目前花园口乡已奇迹般地全部变成了稻田丰收田,平均亩产780斤,当年黄河泛滥成灾的痕迹已从这里的大地上全部消失”。看到这则新闻我相当感慨。真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当年,因为黄河泛滥成灾,这些河南难民,这些山东难民,为了逃离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04篇 中国梦幻:黄河水清——黄河大坝与黄河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