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攘外”?“安内”?释蒋协议终于敲定
:“端纳来电,实迎合西安,欲诱孔、宋入陕,多一重作质者,以加厚其谈判之力量而已。”

    在主战派的压力下,16日上午9时,孙科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30次会议,26名成员出席会议。会上,何应钦等人一致主战、主快,主张一直围到西安城下。冯玉祥、孔祥熙百般反对,但“讨伐派”人多势众,寸步不让。孔祥熙只得退而求其次,强调即令“讨伐”,也应从缓,宜采取“军事政治,同时并举”的策略。何应钦对此无法反驳。因为孔祥熙是代理行政院长,自然有责任从“政治”上设法,至于“军事”,自然孔就无从置喙了。于是,两派终于达成妥协。会议通过了三项决议:

    一、推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迅速指挥中央军进攻西安。

    二、由国民政屙下令“讨伐”张、杨。

    三、推于右任为“西北宣慰使”,北上进行孤立张、杨的分化瓦解活动。

    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实际上使何应钦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撇开蒋介石掌握了国民党的军事大权。会后,何应钦即任命刘峙、顾祝同分任讨逆军东、西路集团军司令,举行所谓“白衣誓师”,言称将“督率三军,指日西上”,“扫荡叛逆”。

    何应钦共调动了十几个师的兵力,正面沿陇海路两侧,进攻西安。侧面分别由潼关开进商洛,夺取蓝田;由天水向宝鸡、凤翔推进;由宁夏吴忠向固原、平凉一带移动。总预备队在潼关附近集结。为配合陆军行动,何应钦命令空军从洛阳机场起飞,轰炸西安。由于宋美龄等人害怕“玉石俱焚”,坚决反对直接轰炸西安,以免把蒋介石炸死。何应钦不得不改令空军只轰炸渭南、富平、三原县城和赤水车站,意在武力威胁西安。

    何应钦的“讨伐”令下,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渭南县城和赤水车站附近千余间房屋被炸,死伤居民几百人。中央军的先头部队也在华县与杨虎城的17路军发生战事。

    宋美龄后来回忆讨伐令下后的情形时写道:“潼关以西之军事,业已发动,虽幸飞机为雪所阻,不能超越华山而向西安轰炸,然洛阳与群山间沿路各处,被轰炸者已不胜数,又安能保证群机之无冒雪西飞迳向西安投炸者也。”

    此时,张、杨所部业已作好与中央军决战的准备。按照事先约定,红军随即进驻肤施(延安)进行武力支援张、杨的部署。

    面对严峻的军事形势,宋美龄急令端纳再次飞往西安,请蒋介石下令停止进攻和轰炸西安。端纳与张学良一起面见蒋介石。端纳向蒋介石转述了宋美龄的意见。张学良则对蒋介石表示:“我们对你是一番好意。何应钦进逼潼关,欺人太甚!要打,我们就和他打。如果要轰炸,那就不知道会炸到我还是炸到你。”此时,蒋介石开始考虑宋美龄,端纳和张学良的建议。在此之前,他曾希望何应钦给张、杨一点厉害尝尝,但又害怕受池鱼之殃。在听到端纳传递的何应钦别有政治企图的信息后,他仍然想,何虽有打算,但未必就如宋美龄、端纳所猜测的那般险恶。但越来越近的飞机轰炸声,使蒋介石开始醒悟。

    蒋介石就是蒋介石,他虽然明白何应钦的讨伐可能危及他的性命,而他却无法接受来自“犯上作乱”的他的部下张学良的建议。张学良看透了他的这种心理,出于给他找个台阶下的考虑,找到了蒋百里。

    这天晚上,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顾问的蒋百里出现在蒋介石的住处。蒋百里是著名军事理论家,刚刚从欧美考察归来,到西安的第二天,赶上西安事变,因而加入到被扣留的南京大员的行列。

    蒋百里与其他被扣的大员有所不同,他无党无派,立场“超然”,西安事变爆发当天,张学良去西安招待所看望这些被扣大员时,蒋百里曾向张学良自告奋勇,要去劝说蒋介石。后来,他在广播里听到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简介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目录 > 第九章 “攘外”?“安内”?释蒋协议终于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