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川戏与川菜
有“麻辣烫”的味儿。胡琴又叫丝弦子,源于徽调、汉调,又吸收了陕西的“汉中二簧”,正像乾隆五十年以后徽汉合流形成京剧一样,在四川结合了四川方言,形成了胡琴声腔。弹戏则是在陕西同州梆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改造,以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梆子击节形成的声腔。至于灯戏,则是形成于民间小戏和民歌小调,后来也跻身于五大声腔之中。

    我以为高腔最有“麻辣烫”的味道,高腔讲究“帮”、“打”、“唱”的紧密结合,这“打”与“唱”真可谓“麻”与“辣”,一副提手(拍板)支配着整个场面与舞台,表现时、空的转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帮”(帮腔)正如“烫”,烘托到高潮。旧时川戏帮腔都是男声,由鼓师领腔,全体场面(乐队)人员合唱,俗称“齐呐喊”。后来经过改革,多以女声领腔,男女混声帮腔。帮腔不但可以标示曲牌,确定曲调,还可以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和抒发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代替剧中人物的内心独白。

    川剧的表演虽有一套完整的程式,但在不同的剧目中又不完全拘泥于程式,就是像《荆钗记》、《绣襦记》这样源于杂剧或传奇的剧目,演来也是极富感情色彩,极有生活气息。陈书舫与周企何《秋江》中的陈妙常与艄公、袁玉堃与刘卯钊在《绣襦记》中的郑元和与李亚仙,曾荣华与许倩云在《评雪辨踪》中的吕蒙正与刘翠屏,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川戏中的褶子功与扇子功尤有特色,为其它剧种所不具备。小生的褶子特点是开衩高,距腋下仅三寸左右,是其他剧种没有的。袖大,而且以内穿的香汗衣为袖头。褶子质地柔软,更要求演员的手、脚、腰、腿都有坚实的基本功,才能做到两袖舒卷自如,飘展灵活,显得人物俊逸潇洒,体态翩翩。其功法有掸、踢、衔、飞、旋等。像《放裴》中的裴禹,《杀船》中的肖方,都有很多飞褶的动作,极吃功力。扇子功也有一整套程式,在表演中起到美化姿态的作用,也是川剧表演中的特殊技法。至于变脸、踢慧眼、托举等,更是川戏中的独到之处,这样独具特色的表演与丰富的声腔和剧目,形成了川剧的整体艺术效果,哪里是“麻辣烫”能概括得了的。

    记得五十年代川剧初晋京时,人们看见舞台上小生踢、衔、飞、旋褶子的动作,露出下身穿的彩裤,看惯京剧、昆曲的观众以“殊为不雅”责之。其实这种褶子功正是川戏小生能运用舞蹈动作,以行头做配合,表现人物喜、怒、惊、恐心理活动的技巧,对于吃惯京潮鲁菜的观众来说,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据说川菜形成经历四个阶段,雏形期为春秋至两晋时期,这时随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成都平原水旱灾害大减,又有灌溉航运之利,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到汉代许多地方已是“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的富庶地区,享有“天府”之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从事“餐饮业”活动,大概也为川菜的雏形做出贡献。第二个时期为发展期,也就是隋唐五代时期,蜀中不但经济繁荣,而且政治环境也相对稳定,成了唐朝皇帝的避难所。五代时前、后蜀的王建、孟昶也着实在四川享了几年清福,西南一隅的畸形繁荣,使川菜得到了大发展。第三个时期为交流期,也就是两宋时期,川菜出川,流布各地,同时外地的饮食风俗也渐入蜀中,陆游在《剑南诗稿》中就有不少关于饮食的记载。第四个时期为清代至民国时期,也就是所谓的菜系形成期。这与当时的饮宴之风不无关系,蜀中素有“尚滋味”、“好辛香”之俗,各种名目的饮馔活动繁多,无论婚丧嫁娶、寿辰弥月,送往迎来,公私庆典都要大吃一顿,喜宴、寿宴、接风宴、辞行宴以及厨宴、猎宴、船宴、游宴不胜列举。尤其是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大小军阀穷奢极侈,也带来了川菜的超级繁荣,造就了大批精于烹饪的名厨。旧时蜀中盐商、军阀宴客,除了罗列山珍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川戏与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