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漫话食鸭
砂锅中,加绍酒、少许酱油炖到烂熟为度。近读民国初年绍兴冲斋居士的《越乡中馈录》,提到八宝鸭子宜用金银蹄同炖,所谓金银蹄者,即是鲜猪蹄膀和火腿蹄膀,老鸭需用二蹄,嫩鸭则只需用火腿蹄膀即可。书中还提到笋丁绝不能以茭白丁代替。我家做八宝鸭是选用三斤多重的湖鸭,不可过大,也不能过小,决不能用北京鸭或填鸭替代。八宝鸭也称糯米鸭,做成后是馅香肉烂,鸭肚的内容物尤为受欢迎。

    谭家菜中有一道出名的柴把鸭子,确是美味。制作方法是先将鸭子蒸熟,去骨留肉,切成五分宽、三寸长的长方条,再用温水将宁波苔菜泡软洗净,将火腿、冬笋、冬菇也切成同样大小的长条,最后取主料鸭条与辅料火腿、冬笋、冬菇各一条用苔菜捆好,码放在深盘中上锅蒸,蒸后滗去汤,淋上鸡油勾好的明芡即成。这道菜形如柴捆,因此名为柴把鸭子。由于工艺复杂,现在已经很难吃到了。

    香酥鸭是一道很普通的馆子菜,制作简单,方法是先将湖鸭开膛洗净,在佐料中稍喂一下,然后在油锅中炸成金黄色,食用时先切成块,再拼成整鸭状上桌。工艺虽简单,关键在炸的功夫和油的热度,掌握不好,就很难达到既香且酥的效果。

    过去我家家厨擅做一种锅烧鸭,是先将鸭子抹上佐料上笼蒸透,使鸭子的油脂外溢,蒸后滗去汤和鸭油,晾凉后用干布尽量吸去鸭子身上的水分,再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剁成块状后组合成整鸭形状装盘,吃时蘸着花椒盐。这种锅烤鸭外焦里嫩,肉质较香酥鸭细腻,吃起来糯软鲜香,鸭肉决不会有发干发柴的口感。

    北京旧时把荤菜熟食称之为“盒子菜”,据说这个名词的来源是与贡院科场有关的,科举制度废止之前,各地考生云集北京应试,入场前要准备好两三日的饮食,除主食之外,要预备一些现成的熟食佐餐。这些菜肴是装在考生各自的提盒之中拿进考场的,不外是些薰鱼、酱肉、小肚之类。后来鸡、鸭类也入“盒子菜”,如薰鸡、酱鸭之属。东西牌楼西、猪市大街东口路北的普云楼做酱鸭出名,鸭呈黄褐色,光泽鲜亮,皮软肉嫩,咸淡相宜,每日现做现卖,绝不卖隔日的酱鸭。如果买半只酱鸭,伙计会利利落落地为你剁开,再拼成半只的原形,用干净荷叶一包,外面系上马莲草。如果买的品种多,伙计会将各种荷叶包儿放入一个蒲包儿之中,上面覆上普云楼的红签。五十年代后期,上海浦五房在北京开了分店,也卖酱鸭,口味稍甜,加上鸭身用了红粬,色泽鲜红透亮,味道也很好,与普云楼的酱鸭成并驾齐驱之势。

    在整鸭的烹制之中,我最喜欢南京的盐水鸭。七十年代初,我去南京,住在内亲长辈邹树文老先生家中,这位邹老先生是清末外务部尚书邹紫东(嘉来)的长子,也是我国早期的美国留学生,曾参与创办西北武功农学院。他是著名农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邹秉文先生的堂兄。当时已有八十多岁,但却鹤发童颜,思维敏捷,刚刚完成了一部《中国昆虫学史》的书稿,欲付梓成书。时值“文革”,出版这样一部著作是何等困难。我在南京本拟盘桓两三日,但老先生坚持要我多呆三五天,他要给周恩来总理和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写信,并将书稿及信件委托我带回北京,设法转寄周总理和郭沫若院长,我只得在他楼下的书房多住了几天,等他完成这些工作。白天我尽兴游览了南京的名胜古迹,中午则在外面随便吃些东西,晚餐是回到江苏路老先生家中吃。老先生晚餐仅食粥,从不预备其他主食,几样小菜倒也清清爽爽,其中一样总是盐水鸭,是打发保姆下午去新街口一家店中买的,我看最多是四分之一只盐水鸭,切后只有七八块,三个人吃饭,每人只能分得两三块,味道虽极好,实在是不过瘾。老先生每天如此,一小碟盐水鸭从不因为来客与否而增加数量。有时来位医生,老先生也留饭,菜是不增加的。我当时正是二十多岁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简介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忆目录 > 漫话食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