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不无关系。张彪筹集了十万银两向总督大表忠心,其他同僚也纷纷用重金孝敬领导,唯黎元洪这个正需要提拔的旅长却仅凑上寥寥数元“意思意思”,转过身来,却为饥寒交迫的汉口灾民捐出了多达三千两银子的善款,一时大得人心——他月薪为五百两银子,三千两是他半年的工资啊!这可不是“作秀”,历来大小官员们“作秀”总是花公款。
对上级不卑不亢,对下级却关爱有加。一位士兵闻母亲在家砍柴时坠入山谷而亡后,恍惚欲以身殉母。黎元洪闻知,亲往该兵班上慰问并致送八十银元嘱其归家安葬亡母,后还保举其进入军校。刚才说了,协统大人的工资不薄,拿出六分之一的月工资帮助一个无名小卒倒也不算多么了不起,但这却体现了一个长官的高尚情操。
更加了不起的是,他对有“政治思想问题”的下属的宽容。他的一个护兵,暗中参加了革命党,某日收到革命党领袖黄兴的一封密信。黎元洪无意中看到这封隐语颇多的信后,已经猜出大概,但并未深究,反倒让该兵赶紧“养病”去也。还一次,他撞见一个擅自剪去发辫的学兵,他非但没发怒,反倒极出众人意料地说了句:“去豚尾之讪笑,导文化之先机。”(“剪掉这让人笑话的猪尾巴,你这是领导了文化上的风头啊!”)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的惊恐涣然冰释。更有甚者,他索性对官兵们说过很不“讲政治”的话:“剪发自便。”按说,暗中勾结“乱党”与妄自剪掉作为清朝标志的辫子,这可不仅仅是有违军纪的大过,不是关几天禁闭、挨几十军棍就能了结的小毛病,而是罪在不赦、难逃杀身之祸啊!但谁也想不到,天大的“反动行为”,到了协统大人这儿,却是波澜不惊,烟消云散。
是啊,正是这个人在政治上的开明和对属下的宽厚,才使他在湖北军政界博得了极好的口碑,不然,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革命党与立宪派哪会一下子想到了黎协统?
关于黎元洪被迫参加起义一事,长期的说法很有传奇性,说他是被起义士兵从别人家的床底下拿枪逼出来的,故有“床下都督”之谓。其实,早在民国初年,就有黎氏与亲历者都写过,当时他确实避居部下室内,但并未尴尬到趴在床下躲避起义士兵的搜寻,从军几十年的明智的将领,知道既被乱兵包围,便无处可匿,况且中式雕花大床,哪里能爬进人去?
黎元洪的确不是主动投入革命大潮中的。上面提到的那本“文革”读物中的记述,并非全部谬传。他毕竟不是革命党,毕竟是在君权体制下的军营中成长起来的清朝的武将。革命骤然发生后,他惶恐过,抵触过,也真的亲手杀死过一位革命党士兵。也正因为一时冲动杀了这名报信的士兵,才使他感到了恐慌。在漆黑一团且枪声四起的深夜里,在风声鹤唳且军心躁动的兵营中,他深感已经失去了对部队的掌握,而且随时会被复仇的革命士兵所伤害。于是,他便在执事官王观澜和参谋刘文吉及护兵们的簇拥下,躲到了刘文吉家中,直到第二天上午被起义军总指挥部派来的一队士兵强行请走。
于是,当天下午,他在十余骑护兵的护卫下,赶到湖北谘议局。在这里,他被选为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这位当选的民国首位省级政权的一把手连连朝推举他的人们摆手说:“休要害我!休要害我!”完全一副当代宋江的模样。是他手下的那几个连、排长代他在布告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黎”字,并将都督府的布告贴出去的。
这就是黎元洪参加革命的短促而富有戏剧性的经过,与床无关。
有心人考证了出处,“床下都督”说源头乃民国初年湖北某报的一篇半文半白的“戏说”,与黎元洪请求袁世凯将本省的首义元勋张振武处死有关(张曾在起义之初力主杀黎以振军心)。黎元洪时在武昌城里当民国副总统,虽对此糟践自己声誉的假新闻甚感郁闷,却也并没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