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红军总政委的高风亮节
提起长征中的周恩来,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长征途中,周恩来顾全大局,从加强红一、四方面军两军团结,实现北上方针出发,不计个人得失,主动提出辞去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让与张国焘。这段历史已被传为佳话。
两河口会议确定了北上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认为这是抗日的需要,红军发展的需要,也是切实可行的。6月29日,周恩来根据这一战略方针代表中革军委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但张国焘会后却在暗中酝酿和推行他的南下主张。为了夺取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他一方面施展小恩小惠企图拉拢一方面军某些干部:派其秘书长黄超给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送牛肉干、大米和银元,游说彭德怀反对北上,当然最后并未达到目的。另一方面鼓动四方面军内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给中央写信,要求改组中央,向中央要权:他鼓动陈昌浩向中央发电请求张国焘任军委主席。
对于张国焘到两河口以来的无礼态度和争权野心,毛泽东作了慎重的考虑,认为张国焘领导着几个军达数万人的队伍,从大局出发,要团结他北上抗日,对他的职务应该有一定的安排。两河口会议结束不久,中共中央就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张国焘对于这个决定欣然表示赞成,认为这是会师后统一指挥的当然步骤,他受用了这次提升。但他又攻击这个决定是出自“中央急于控制第四方面军的意图”,“实际由中央直接指挥第四方面军,立即实行北进”。军委副主席的职位没有满足张国焘的胃口,他借口“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故意拖延红四方面军执行松潘战役计划的行动。中央同四方面军张国焘北上和南下的争论一直持续着,行军路线迂回曲折,走了不知多少回头路。红一、四方面军要团结一致,统一行动,关键就在张国焘一人身上了。周恩来发着高烧,病中仍为两大主力的团结操心。
自从长征以来,周恩来一直非常忙碌,白天与战士一道行军,到宿营地后,要工作到深夜才去休息。他的休息也只是趴在桌上打个盹儿。他太累了,身体日益消瘦,本来就不短的胡子,显得更长了。到毛儿盖后,他每天照常工作到很晚。过雪山以后,他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咳嗽。这次他病得很重,突发高烧,体温高达40℃,整天昏迷不醒。邓颖超一直在他的身边精心照顾,毛泽东、刘伯承、叶剑英等都来看望。毛泽东非常关心周恩来的病情和治疗问题,让总卫生部的同志去请红军中有名的医生——红军医院院长傅连璋,可当时傅医生离得太远,回不来。此时,总卫生部同志说,一方面军还有个外号叫“戴胡子”的医生。毛泽东要卫生部立即发电报叫那位戴医生马上到毛儿盖来。戴医生很快来了。他嘱咐警卫员们从附近雪山上取来冰水,泡毛巾做冷敷给周恩来降温,几天后,周恩来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神志也清醒了。戴医生诊断,周恩来患的是一种急性肝炎,又叫阿米巴肝脓肿。这种病治好的机会是很少的,尤其在长征极艰苦的条件下。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周恩来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然而,周恩来这次患病所留下的肝脓肿的疤痕,40年后却引发出了肿瘤。1975年3月20日,周恩来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谈到自己的病情时写道,他大肠内肿瘤的位置正好是40年前沙窝会议后得的肝脓肿病的地方。“好了的疮疤,现在生出了肿瘤”。正是这个肿瘤与膀胱癌一道夺去了周恩来的生命。
病中,周恩来一直心系两军团结,与毛泽东、张闻天反复讨论了解决与张国焘的矛盾的各种办法。毛泽东说:“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对于张国焘公开讨要的军委主席一职,毛泽东坚决不让,“这个职位现在由朱总司令担任,他没法取代,战争年代这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