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日篇
【译文】
儒者议论说,太阳早晨从扶桑升起,傍晚在细柳落下。扶桑是东方最远的地方;细柳是西方最远的原野。扶桑与细柳是天地的边沿,是太阳和月亮天天升起与落下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的时候,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可以说太阳是出于扶桑,入于细柳了。如今夏天白昼长的时候,太阳是从东北方升起,朝西北方落下;冬天白昼短的时候,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朝西南方落下。冬天和夏天,太阳的出入,在天的四角,那么扶桑和细柳又正处在什么地方呢?儒者谈论的话,春、秋天还可以这样说,冬、夏天就不能这样说了。按实际情况来说,太阳不是从扶桑升起,也不朝细柳落下。用什么证明呢?太阳跟随着天运转,离人近就能看见,离人远就看不见。当太阳在扶桑或细柳的时候,从扶桑、细柳的人看来,认为是太阳在正中。当我们处于太阳正中的时候,从扶桑、细柳的人看来,或许正是日出或日落的时候。人们都以太阳在自己的顶上为日中,在两侧就为早晨与傍晚,怎么能说太阳是出于扶桑,入于细柳呢?
【原文】
32·12儒者论曰:“天左旋(1),日月之行,不系于天(2),各自旋转(3)”。难之曰:使日月自行,不系于天,日行一度(4),月行十三度(5),当日月出时,当进而东旋,何还始西转?系于天,随天四时转行也。其喻若蚁行于硙上(6),日月行迟,天行疾,天持日月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反西旋也。
【注释】
(1)左旋:这里指由东向西旋转。天左旋:这是盖天说和浑天说的说法。盖天说认为天的运行像推磨,浑天说认为天的运行像车轮转动。
(2)系:挂,悬。这里是附着的意思。
(3)日月之行,不系于天,各自旋转:这是汉代宣夜的说法。他认为,天是茫茫苍苍、无边无际的,是没有形体的,日月和星星并不附着在天上,而是浮在空中靠气转动的。
(4)日行一度:古代天文学家把一周天分成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作为观察日月和星星运行的尺度。太阳每天运行一度。参见《淮南子·天文训》。
(5)月行十三度:月亮每天运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八。
(6)硙(wèi味):磨盘。若蚁行于硙上:盖天说认为:天由东向西旋转,日月和星星是由西向东运行,就像蚂蚁在磨盘朝着磨盘运动的反方向行走一样。参见《晋书·天文志》。
【译文】
儒者议论说:“天向左旋转,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不是附着在天上,而是各自旋转的。”我要责难地问:假使太阳和月亮各自运行,不附着在天上,太阳每天运行一度,月亮每天运行十三度,那么当太阳和月亮出来的时候,应该进而由西向东旋转,为什么每天反倒由东开始向西旋转呢?太阳和月亮由东向西旋转,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天上,跟随天四季运转的缘故。那像蚂蚁在磨盘上行走的比喻,正说明太阳和月亮运行慢,天运行得快,天带着太阳和月亮转动,所以日月实际上是由西向东运行,但看起来却反成了由东向西旋转了。
【原文】
32·13或问:“日、月、天皆行,行度不同,三舒疾,验之人、物,为以何喻(1)?”曰:天,日行一周。日行一度二千里,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麒麟昼日亦行千里(2)。然则日行舒疾与麒麟之步相似类也。月行十三度,十度二万里,三度六千里,月一旦夜行二万六千里(3),与晨凫飞相类似也(4)。天行三百六十五度,积凡七十三万里也。其行甚疾,无以为验,当与陶钧之运(5),弩矢之流,相类似乎!天行已疾,去人高远,视之若迟。盖望远物者,动若不动,行若不行。何以验之?乘船江海之中,顺风而驱,近岸则行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