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我常常说:假如学者没有书生气,军人没有粗暴气,商人没有铜臭气,这是第一等人。这就是犹住见常的道理,自认为学问好,表现出一副很潇洒、很有学问的样子,如此定了型,便是被困,被自己的思想、观念束缚,被自认为得意的事左右。
佛在这里说:得道的菩萨被道困住了,所有说:觉碍为碍而不自在,自己总觉得自己觉悟了,看别人总觉得不对劲。等于刚刚学佛的人。一看到人就合掌了,然后满口佛话,见人就问你吃不吃素呀?没有吃素!唉口+育!阿弥陀佛!好像不吃素就罪大恶极似的,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我平常最怕碰到这种人,令我毛骨悚然。但是,这种人也有好处,就是佛教界常说的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这些人就是学佛一年的境界,到处都是佛。学佛二年,佛在大殿。佛离得远了一点,他身上的佛气也少一点了。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嗯!差不多解脱了,越学得久,越学得久,佛离得越远了。至于在座有些同学学佛学了十几年,那就佛在无边了!(众笑)这是笑话,但是,你也不要把它当成笑话。什么叫解脱?不要以觉碍为碍,那就得自在了。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你看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缘吃饭,吃完饭,收衣钵,自己还去洗碗,把衣服折叠好,然后洗洗脚,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尘擦一擦,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行经,多平实。千万记住,平实就是道,平实就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觉碍为碍的道理,有句禅宗的话可作为注解,叫作悟迹未除。虽然悟了道,但是,所悟的痕迹自己空不掉,因此而不自在。这种情形叫作没有登地的菩萨,也叫作因地菩萨,一切众生都是因地菩萨,在座诸位都是因地菩萨,不是果位菩萨,为什么不是呢?因为功德不圆满,智慧不圆满。
接着,佛又再说:【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这一段是讲修行做功夫的方法与境界。这里提出一个问题--照与觉。照与觉是修行用功的心理状态。觉包括感觉和知觉。例如身体上气脉的变化,气走到那里,如何通啦!这是感觉状态,不要被感觉骗了,并不是说这样不对,而是说你的心不要被这种感觉牵着走,不要以为有了这些感觉,就很怎么了,就很了不起,这些是生灭法,有起有灭,会变化去的。第二个是知觉状态,例如,打坐有时觉得很清静,好像空了,觉得很安详(祥)自在。这种宁静、空灵、安详(祥)的知觉状态,每种宗教都有,例如基督徒受洗,在教堂里一跪,非常诚恳地祷告,感受到圣灵降体,这也是中国所讲诚则灵的道理,是我们的觉照起了作用。
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现在已经过世了。他是宪兵军官,在大陆撤退时期,共产党到处通缉他,下令抓他。后来有一天,我在庙子碰到他,两个见面当然很高兴,我问他怎么逃出来的,而且以前也不信佛的,怎么现在到庙子里来?他说我逃得才妙呢!而且还把妻子小孩一齐带出来。有一天,他躲在重庆一家小饭店里,晚上共产党来查房,这下子完蛋了,他看看妻子,妻子看看他,两个人傻了,一时急得没办法,只好跪下来,上帝啊!观音菩萨啊!佛啊!关公啊!阎罗王啊!土地公啊!凡是所知道的神一概都请都求。嘿!怪了,那平时爱哭的孩子也不苦了,两个共产党进来,逗逗那孩子,逗了半天,也忘了问他们话,就走了。菩萨真灵呀!后来,每一关他都这样跪下来求,如此一路安全逃到香港。逃出来以后,他就信佛了,也开始研究佛经。但是,现在却有个问题,他学会了大悲咒,碰到事情,再求菩萨,反而不灵了,这是什么道理呢?他问我这个问题,我反问他:你说呢?他说:诚则灵。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