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的“自性”与“佛性”
勘梵文后认为此句翻译有误,给人造成一种如来藏与藏识有所区别的误解。《六祖坛经》中可能也受此经如上观点的影响。《坛经》中不止一处谈到心、自性生起万法,如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坛经忏悔品》)然而对于佛性,《坛经》则从不作这样的论述,而是着重强调不能用分别心以概念来把握,因为佛性本不二,这也是我所找到的《坛经》中对自性和佛性使用上的惟一明显区别之处。当然,这也可能纯粹是一种巧合,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坛经》是刻意地对佛性和自性做这样的差别使用,也绝不意味着两者在《坛经》中被对立、割裂开来,相反,从《坛经》的总体风格来看,它的特点是糅合佛教内部各种本来并不完全兼容的思想,巧妙地宣称一种统一但又不繁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纠缠于彼此相互之间的可能冲突之处。另一方面,就《大乘起信论》的影响而言,则可能更为复杂。《大乘起信论》以一心为基础,统摄所有名相概念,由一心开出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又名不生不灭门,是从宇宙万法的理体方面说的,而心生灭门则是从万法的现象方面说的。与此相似,《坛经般若品》也提出万法尽在自心。又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
二、自性概念的发展及其在《坛经》中的运用
在《坛经》中,自性的使用要比佛性复杂。对于自性,《佛学大辞典》解释为: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而另有辞书则解释成:诸法各自有其不改变不生灭的自性,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心相的性体,叫做自性。
从佛教典籍来看,自性一词在印度古代佛教思想圈内外被广泛使用和解释,其中既有被视为不如法的外道之观点,又有被教内某些宗派所用,藉以构建本宗之理论的情况出现,对其解释则既令人费解又不尽相同。就外道之说而论,有作为数论外道的二十五谛之一的自性,对此《成唯识论述记》第四卷二十页云: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胜性,用增胜故。此书又云:自性本有,无为常住;唯能生他,非从他生。数论自宗的《金七十论》则说:本性(按:即自性,下同)无变异,大等亦本变。十六但变异,知者非本变。本性者,能生一切,不从他生,故称本性。本性能生于大等,是故得本名。不从他生故,是故非变异。在佛教的思想阵营里,也有从正面立自性的,如《大毗婆沙论》:此是犊子部宗。彼部师执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为自性。唯此五根是自性善。而《大毗婆沙论》作者自己则称:自性云何?答:无漏慧根。而另方面,一些典籍则根本反对自性之说:自性即是自体,众缘中无自性;自性无故不自生,自性无故他性亦无。(《中论》)在其他佛教经典中,自性也作为标志诸法之统一性的概念而拥有其在语言层面上的合法地位,如《占察经》云: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
在《坛经》中,惠能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有的译本将这句翻译成:自性没有一念不是,没有一念痴迷,自性由自己觉悟。《坛经》又说: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坛经顿渐品》)
不能将自性执著为实有,这是《坛经》与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思想的一个挂勾之处。在《坛经般若品》中,惠能将自性比喻成虚空,自性像虚空一样能含万法,并称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从这个角度讲,《坛经》也主张从否定的角度去阐述没有实存的自性,由此破斥对实有之物的执著。不过《坛经》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