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与《忏悔录》人学思想比较研究
欲苦行的主要推动力是对末日审判即将来临的恐惧,等到这种恐惧幻灭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感官与理智、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便成为对基督徒是否能够得救的考验问题。凡是希望在基督徒生活中得到更高成就的人,都多少按照节欲的方式折磨自己的肉体,诸如节食、禁欲、鞭挞、自阉等等,因此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对肉欲进行无休无止的鞭笞就不足为怪了。
禁欲苦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往生天国,获得人生的最大幸福。因为世间万物都不是完满的,沉溺于世俗生活是不可能幸福的。无限完美的只有上帝,至真、至善全在于上帝,只有虔诚地信仰上帝,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进程是十分遥远的且十分痛苦,必须禁绝一切世俗的干扰,才能一步步接近上帝。因此,奥古斯丁为了少年时代偷摘几个梨的问题,忏悔了整整七章的内容,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他所处的时代,这正是神圣的一种标志。正因为这种不厌其烦的忏悔,一则形成了奥古斯丁对内在经验关注的哲学特征;二则正可表明禁欲苦行的痛苦与艰巨,这也是奥古斯丁为了上帝的光荣,向上帝所奉献的忏悔之祭。奥古斯丁在《忏悔录》卷九第十节,就用了整整一节的内容写下了通过玄思达到与常在本体上帝的契合,描绘了灵魂升人天国的动人景象,为基督徒指明了通向天国的壮丽之路。往生天国也就意味着基督徒除了要彻悟上帝的真谛,通过一生的刻苦修行,除尽世间的污垢和罪孽,最终才能在死来临之际,彻底摆脱肉体的束缚,走向天国,走近上帝。
三、比较及评价
《坛经》与《忏悔录》或因其在宗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坛经》之于南宗禅),或因其作者的影响力(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早期最杰出的思想家)而成为中西方宗教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它们共同的主题就是人类希望通过宗教尽可能地获得自由,以摆脱痛苦和世间的道德束缚。两者都强调心的作用,南宗禅有心宗、佛心宗的别称;基督教注重用心灵的言语向上帝忏悔,这种对内在经验的强调,并以此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使得奥古斯丁成为近代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两者对心的性质的认识也大致一样,南宗禅认为心是真如与无明的集合体;基督教也认为罪恶是由人的自由意志造成,而人的内在理性是与上帝相通的,并成为得救的必要条件。只不过《忏悔录》强调人的原罪一端,而《坛经》则着重于众生成佛的一端,两者作为宗教类作品,神秘主义色彩随处可见。例如《坛经》中有关惠能死前的遗嘱、死后的异象的大段文字,当然这更多是后世为尊者立传的附会笔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坛经》归为无神论作品。至于《忏悔录》中花园里的奇迹的类似神启式的例子,当是奥古斯丁关注内心体验而出现的幻觉,因而宗教气息更浓烈一些。
《坛经》与《忏悔录》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是《坛经》与《忏悔录》中人学思想形成极大的反差,主要是流传地本土文化哲学传统的背景不同。犹太教与印度佛教都发源于东方,一为希伯来,一为印度,两者都为一元化神,这个神是人格神;两者早期的有关入学的教义有许多类似之处,如犹太教的原罪说,小乘佛教的无明说等等。犹太教与印度佛教经不同的途径传人欧洲和中国后,与流传地的哲学传统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其人学的差异性明显可见。古希腊、罗马人擅长的是主客相分的思维模式,这是古希腊、罗马人主体意识强烈,把人与外在于人的物对立起来加以认识,因此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有了关于灵魂与肉体、天上与人间、人和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经斐洛学派、普罗提诺再到奥古斯丁就把感性与理性、天国与世俗、人与上帝、彼岸与此岸等等彻底地对立起来了;中华民族擅长浑然一体的思维模式,无论儒家和道家都强调一体观点,就是把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