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坛经》偶得
    《坛经》偶得

    释普性

    草草地学完了《六祖法宝坛经》唯一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由中国人自己造的经典。掩卷沉思,感慨颇多,不知不觉心里也就有了一些对《坛经》的个人想法。现在把这些想法和盘托出,也算是对学习《坛经》的一个小小总结吧。

    为《坛经》正名

    大凡稍稍有一些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经本为佛说,而且只有佛陀的说法纪录才可以称之为经,以供后世佛弟子如法奉持、流通。六祖当年在大梵寺开坛说法,因其所开创的禅宗顿悟之教一时盛行天下,门众甚多,以至于门徒中有人最终视六祖为佛了,他的讲经纪录也就被其法嗣以经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并作为南宗禅的宗经。这样看来,其说法内容被尊奉为经,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唯一的一部被中国佛教徒尊为经的祖师说法纪录,虽然其中没有佛教经典里用贯了的如是我闻这一固定句型,但是《坛经》仍具足佛教经典通序中的几种主要的内容,即:主成就慧能大师;处成就大梵寺讲堂;时成就适时弘布正教;众成就僧尼道俗、官僚儒士。并由此可想而知当年六祖开堂讲法时场面的隆重、庄严了。

    直到今天,《坛经》仍以其朴素的内容、深隧的思想和从当下入手、从小事入手的实用自然的修证方式,引导中国佛教徒们一步步地迈进见性成佛的无上境地。

    无念为宗南宗禅之基石

    南宗禅之根本理论及修证特色,我认为应该是《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里六祖大师所说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一句。无念就是要人们放下分别心,不要有任何好坏、是非等世俗观念,面对客观世界,不要有一丝主观上的追求和执著,而要作到于诸境上,心不染。因为现象界本空无有,一切皆由人心的分别而造,如果心有所念,就是以万物为实有而有所执着了。

    但六祖同时又指出,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而是要于自念上,常离诸境,所以说无念应是正念的别名;只有具足正念,才能真正达到究竟涅槃的佛地。

    六祖在开示以无念为宗同时,又提出要以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就是指要切实明白一切事物之相皆是由心而造,只有摆脱这一凡夫之有相认识,才能真正洞察宇宙本体之相真如实相。但心中完全没有了世俗之相,才能彻悟真如。所心说无相既是世界本来之相,又是佛弟子修行所要达到的境界,也就是要于相而离相,也只有做到无相,才能真正做到法体清净。

    再说无住。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变化之中,世界上不存在永远稳定不变的东西,事物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那么我们就不能把概念当作事物的根本属性。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语),我们只有做到了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愁害(《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地做到了无住。

    无念、无相、无住三者中,无念首当其冲,(无念为宗)可以说是《坛经》对于自神会以来南宗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最精炼的抽象。[《中国禅宗通史》,P185]不过就修证实践而言,三者虽名相不同,但内容是统一的,修证佛法的弟子们只要不起妄念,不起分别,也就是说在做到无念的同时,也才能真正地不障真如自性,这也就是离相、离住了。

    小根与大智

    六祖初谒五祖忍大师时,对于五祖的问话,六祖的回答颇具机锋,可以说是慧水溢流,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这一回答既印证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论思想,同时也说明般若智慧人人具足,并无大小顿渐之别。

    可是为什么佛性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