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机心骤起
是10块5块一张,而巴黎卢浮宫里边那张却是价值连城的。”

    如此说来,温州的民营企业家是依靠赚重复的钱起家,而数十年过去,创业浪潮一波又一波,绝大部分的温商们依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赚取重复的钱。

    的确如此,当“温州模式”的光辉渐渐淡去,当此起彼伏的新兴产业出现时,人们发现,温州人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摸索了数十年,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更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迷失。新世纪以来,除了为数不多的代表跳出固有思维,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径外,绝大多数温州民营企业家不是原地摇摆,就是茫然失措。

    温州人做生意套路数可谓十年一成不变,即便把地摊和商铺升级换代成大商场、综合性批发市场,即便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聘请高素质的经理人管理企业,表面的改弦更张不过是换了一种外壳,难以掩饰发展的后继无力,曾经给予厚望的多元化发展也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繁花似锦。温商始终在“赚重复的钱”,艰辛无比且难得大发展,始终无法向“赚取唯一的钱”的阶段迈进。

    2009年有7万名温州人加入创业者的行列,但多数人只是重走前人老路,创新者几无。“十大振兴产业”温州寥寥无几,不仅重工业和文化产业上乏力,也未赶上互联网等新兴经济的潮流。在传统制造业渐渐陨落的时候,温州人还没有找到可以一展身手的“新大陆”,这是实力雄厚的温企未能破解的集体困局。

    炒房、炒矿的热潮

    1989年,中国第一房地产业兴起之年:商品房第一次在首都北京公开出售,地产经纪公司开始诞生,万科进入房地产行业,两年成为首个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当时温州的民营经济还在忙于向公司股份制改造。无意之中的机会,有温州商人却从这第一房地产潮中大发其财。

    1991年年末,破落不堪的上海浦东杨高路,温州陈氏兄弟在此处多日徘徊。他们相中路旁闲置的破房子,打算改建成铺面来销售温州小商品,愿意把营业额的20%作为地租,并与上海的房主签订了5年的合同。

    第二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浦东杨高路,上海市将其改造列为重点工程。杨高路身价马上见涨。陈氏兄弟选中的店铺地处黄金地段,数月之后,租金直线攀升。他们将店铺转租,5年时间,净赚300万元。

    如果说陈氏兄弟靠的是走时运,那么林立人在房地产业掘金则更有代表性。

    1999年,与互联网行业擦肩而过的林立人,创业经历其实非常丰富,早在90年代初,他成为最早涉足地产行业的温州商人之一。

    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巡深圳等地,发表著名的“南巡讲话”。按捺不住的林立人从温州南下深圳。

    “遍地黄金”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吸引了内地无数人的“朝圣”。不久之后,林立人便选择做房屋中介,他甚至前往香港注册了名为“立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庞大的外来人口,让林立人的中介生意异常火爆,他“一不小心,就成了民营租房中介公司的祖师爷”。随后,“楼花”一词从香港传到深圳,所谓楼花即预售商品房。林立人发现,卖楼花比房产中介更赚钱——一套楼花能赚5000~10000元。

    房地产开发蔚然成风,林立人显然赶对了时机。他用做房屋中介赚的钱,“按揭”买下东乐花园的30多套商品房,拉开职业炒楼序幕。一年内,林立人资产飙升。

    新生的产业总是暴利与风险并存。

    很快,林立人的炒楼事业随着地产泡沫的到来,开始失控。

    1992年,我国房地产公司达到了1.2万家,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额达44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0%,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三章 机心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