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心旁骛,力不足
的代表人物徐勇水不仅用高薪聘请了人才,还开始以股份留住人才,他甚至在盘算:“对于欧盟CR反倾销,官司要打,要是绕过去在欧盟办分厂,不是更好吗?”

    而在当时,正泰已经在密谋将研发机构迁到美国,天正开始与瑞典ABB合作联姻,夏蒙、报喜鸟、奥康都向国际品牌伸出橄榄枝。时任温州服装商会副会长郑晨爱,不无担忧:“温州的服装业已经走进死角,同样的结构模式、同样的产品定位,2003年中国的服装业肯定是一个冬天。所以,我想我们应该用外国人的‘脑子’来指挥我们自己的剪刀。”

    除了国外市场中的阻挠,温州企业还面临国内企业的困扰。

    历史有时候难免时空更换。若干年前,温州企业的不讲诚信、唯利是图、无所不为,饱受国人诟病。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以质量立市,以诚信立市”,温州化茧为蝶走进一个新阶段。然后,当其他地区的企业踏上昔日温州的发展进程时,他们那混乱的市场信誉常常会干扰到匆匆赶路的前辈。

    河南某服装店向温州某服装厂下了10万多订单。双方约定,河南商人先付部分定金,在收到服装后的某一日期付清全部余款。岂料,约定的日期到了,余款却迟迟未到,温商多次前往催债,始终无果,最后连人都见不着了。

    温州西山特种陶瓷工业企业集团公司也有同样遭遇,被赊账800万元,不得不抽出人力四处要账,收效甚微。总经理谢进兴无奈地说:“有些人做生意,看市场好,想尽各种手段要货,市场一变,马上翻脸,无一点信誉可言。”

    1999年,温州品牌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这一年,奥康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50强,全国民营百强企业。然而,王振滔感到异常恼火,自己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创下的奥康品牌居然在武汉、安庆、高密、临沂、泰安等地市场上,遭遇“李鬼”,诸如“×奥康”、“奥×康”、“奥康×”等商标,严重地扰乱了市场,影响了品牌形象。

    于是,王振滔派出专人去打假,结果有惊人发现:高密碾头村生产的假冒奥康皮鞋具有相当规模。10家造假企业,形成一条龙的配套生产流水线。1家专门制作奥康商标,3家专门制作奥康包装,另外6家则专门生产假冒奥康皮鞋。

    于是王振滔在杭州武林门火烧假冒温州鞋,掀起了一场“打假保名牌”的运动。

    当年,处于起步阶段的温州民企,天不怕地不怕,肆意横行,终于闯出一片天。而如今,有了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温企反而感到处处掣肘,起点更高,突破更艰难。于是,有部分温州商人对步步为营的实业心生疲惫,感到力不从心,无力承担财富快速膨胀的欲望,希望找到更加便捷省力的途径。

    纷争升级

    世纪之交的温州经济,放到一个更大的舞台之中,陷入一种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不尴不尬位置。

    好强的温州人,从不满足;有了实力的温州人,更加冒进;心生“暴富”之心的温州人,走上迷途,丧失自我。

    1997年,一些企业开始走下坡路,其中有曾风光无限的“耐宝”。

    1990年的夏天,王成栋走在温州鞋业的前头。受到一家香港公司青睐的耐宝成为温州为数不多的合资企业,引进意大利制鞋流水线和配套设备,把那些从家庭作坊起步的制鞋企业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随后几年,耐宝风光无限,相继获得“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产品质量特等奖”、“北京‘百鹿杯’鞋类博览会金奖”、“第八届国际鞋业博览会金奖”等称号。

    耐宝开始步入高速扩张的轨道,到1997年在全国开设了328家专卖店,甚至提出“千店工程”的口号。同时,王成栋融资3000多万元,向多领域进军,投资兴建了“耐宝大酒店”。酒店的经营并不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二章 心旁骛,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