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次诞生
尚,其实当和尚也摆脱不开社会,少林寺还不就是个社会。陶渊明诗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这里所说的尘网是官场,可是即使离开官场也离不开社会。陶渊明回到家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也离不开社会交往,君不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吗?想离开社会,只有离开人间,像莎士比亚用诗的语言所说:“让生活走向永久的宁静”。人生在世,既然离不开社会,就要适应社会生活,终生社会化。
人经过青年期,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扮演”了一定的社会角色,走向广大的社会,所谓的社会化就大体完成了。到这时人们已经有了既实际又理想的自我形象,能够接受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愿意使自己的个人愿望服从社会的非个人规则。因此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职能。然而成人的个性并未完全固定下来。实际上,大量证据表明,他们的个性仍在继续成长,在变化。不管怎样,成人时期还要学习许多新的社会角色,社会化过程将贯穿人的终生。
人在成年以后所进行的社会化,称之为继续社会化。从人的社会化过程看,儿童社会化发展最快,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社会化速度由快到慢。但到中年、老年,仍有个继续社会化问题。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提出“学习三万天”的理论。人生从1岁到27岁这一万天,为成长修业时代,学习基础知识、适应社会。从27岁到54岁这一万天,为充实时代、踏入成熟的人生,进行思考总结的时代。这就是说,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都要不断地学习、创造,不断的社会化。
一个人经过了儿童社会化、少年社会化、青年社会化后为什么还要继续社会化?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观念、行为及其技能也要随之变化。现代社会较之传统社会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流动性。在一个静态的社会里,人们崇拜过去,崇拜传统,崇拜一切古老的东西,总认为黄金时代是在过去,从而愈是年纪大,辈份高的人愈受到尊敬,高龄老人是权威的象征,他们掌握着对别人施行“教化”的权力,而自己则无须受教化。现代社会否定了以年龄划分人的等级的做法,老年人失去了他固有的自然享有的地位和特权,中老年人也发生了一个如何跟上社会发展的问题,即“继续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稳步前进过程中,尽管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没有发生剧烈变动,但成年人要面临着一个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在社会动荡时期,继续社会化则更为需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全面变革,人们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以至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发生重大变化。成年人如果继续按照过去掌握的社会规范行事,保持旧的传统习惯,则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民国初年有些遗老,还是留着大辫子,开口闭口不离“皇上”。这说明了他们社会化的能力很差,很顽固,拒不接受发展了的社会对人的影响。当然,即使对这种人来说,社会化的过程也并没有停止,总是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接受社会对他的影响,那根大辫子迟早会同意剪掉的。
其次,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不完全,需要继续社会化来弥补。在比较统一、简单的社会里,一个正常的儿童,只要在成人之前具备了学习的机会,掌握了作为该社会成员所必须掌握的一切,他就可以实现完全的社会化。但在现代社会,即使学校教育得到普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仍然不可能掌握作为该社会一个合格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切。
现代社会是一个向多样性、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社会,知识以加速度更新,知识陈旧周期日益缩短。据说在18世纪,知识陈旧周期为80至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到30年;近50年,缩短到15年,现在缩短到8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