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沧海桑田话地球
    1.灾变,还是渐变?

    15世纪后半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在开发矿业、兴修水利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许多深埋在地下的化石。化石被发现后,有些地质学家根据《圣经》里的记载,认为在地球形成后的某个阶段,的确有过特大的洪水,岩层就是在水中沉积而成的,动植物遗体被卷入岩石的沉积过程,就形成了化石。神学家甚至宣称:化石是上帝创造万物的蓝本。

    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1769-1832)在研究从巴黎盆地各地层中发现的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时,感到无法用上帝的一次性创造行动来说明,就提出了灾变论。他认为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灾变,如洪水、地震等,每次灾变来临,洪水泛滥,岩浆漫流,地球上原有生物毁灭殆尽,只留下少量残骸。巨大的灾变过后,上帝再重新创造一批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新生物。居维叶设想地球上至少发生过四次巨大的灾变,最后一次发生在距今6000年以前,以便和《圣经》上所说的挪亚洪水相符合。居维叶的灾变论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和捧场。

    19世纪30年代,英国年轻的地质学家赖尔(1797-1875)在进行了广泛地质考察后,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渐变论,同灾变论者展开了论战。

    赖尔曾批评居维叶是在用幻觉构造地质学。假设有一个睡在北冰洋的哲学家,突然被魔力搬到了热带雨林,他醒来后看到的景色完全不同于北冰洋,他一定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因为他没有看到沿途的风光。居维叶正是那位没有看到过渡景象的哲学家。赖尔认为地壳的变化不是由什么突如其来的超自然力量造成的,而是一些经常发生的地质因素长年累月地缓慢作用的结果。

    赖尔曾说过:“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他用大量令人信服的“事实”,说明了地质变化不是“造物主”一时兴发所致,把“万能的上帝”从地质学中驱逐出去。赖尔还通过地球自身的力量说明了地壳的上升下降运动,从而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自觉地引进了地质学。

    2.大陆是移动的

    1910年的一天,德国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1880-1930)因身体欠佳,躺在床上休息。他随意地看着屋里的一切,当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时,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如此相似,南美洲巴西海岸的一块凸出部分,和非洲喀麦隆海岸的凹进部分非常吻合。他还看到两岸的几乎每一凸出部分和海湾都互相对应,就像一张纸被撕成两半似的。如果移动这两块大陆,让它们靠拢,简直就像一块完整的大陆。难道这两块大陆从前真的连在一起吗?魏格纳对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不可思议!

    又过了一年,魏格纳了解到两岸的古生物化石也很相似,这怎么可能呢?

    几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人类,更没有船只,除了鱼类之外,那些不会游泳的爬虫难道能插翅飞渡重洋吗?原先的念头又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魏格纳开始收集资料,埋头钻研。他发现不仅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的生物化石相似,而且各个大陆之间的生物化石也很相似。他还发现相对海岸不仅轮廓相似,而且在对应位置上还能找到相应的山脉和矿产。

    1915年,魏格纳写成了著名的《海陆的起源》一书。在这本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他认为在距今大约三亿年前,地球上现有的大陆是彼此相连的一块原始大陆,大陆的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当时,并没有大西洋,纽约和华盛顿这些地方紧靠着撒哈拉大沙漠;印度次大陆也不是今天这样挤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而是同南极洲连在一起,那么,这块原始大陆是怎样分离开来的?魏格纳认为可能是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或潮汐力的影响,使这块大陆产生了裂缝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自然观纵横谈简介 >自然观纵横谈目录 > 六、沧海桑田话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