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六、对刘志丹、谢子长早期军事活动的几点认识
    刘志丹、谢子长早期的军事活动,主要是开展兵运工作、收编土匪武装以及接受军阀陈硅璋的收编。虽然这其间历尽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但作为他们试图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尝试,还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的。

    一、关于开展兵运工作的问题

    开展兵运工作是刘志丹、谢子长等为发展革命武装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由于在南方的几次武装斗争的失败,党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当时陕西的革命运动也正处于低潮,当八七会议的精神传到陕西后,中共陕西省委、陕北特委号召将中心任务转移到变白军为红军。于是,刘志丹、谢子长等人顺应当时的历史形势,遵从省委和陕北特委的指示,到陕西、甘肃陇东及宁夏一带从事了近三年的兵运工作。虽然多次遭受失败,但为以后建立一支自己的革命武装,为创建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开展兵运工作是渭华起义失败后的形势所迫。渭华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当局加强了在陕西的反动统治,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由于客观上缺乏领导军事斗争的经验,党组织遭受极大的损失。所以说,怎样建立、发展、壮大自己的军事武装组织,是以后成败的关键。

    而当时陕甘地区土地贫瘠,1928年起又发生了连年的自然灾害,经济崩溃,农民生活极为贫困;再加之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的腐败,官长克扣军饷,层层盘剥,士兵的生活也极其恶劣。军阀之间争夺地盘,矛盾重重,相互厮杀,士兵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被任意打骂甚至遭杀害,官兵关系紧张。士兵不满情绪十分严重,自发的兵变时有发生。刘、谢二人意识到了当时的这种情况并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派遣,适时地在陕甘地区开展兵运工作,符合当时的工作需要。

    此外,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远离陕甘地区,当地的驻军多为南京政府不重视的杂牌军队和地方军阀。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军队退出陕甘地区,当时该地的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即为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及一些地方军阀。他们为扩充自己的实力,到处招兵买马。刘志丹、尉子长意识到这些相对有利的条件,适时地打人国民党军队,在他们从事兵运工作的国民党部队和陕甘宁人民中传播了革命的思想,在其中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与刘志丹交往的国民党军官牛化东等,由于受到刘志丹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其次,刘、谢等人开展兵运工作符合当时中央、陕西省委及陕北特委的指示精神。1928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士兵运动计划》中分析了开展兵运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中国军队的军阀都是中国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工具,但其中士兵分子,大多是失业的工人、农民及一部分流氓无产阶级。他们为了生活的压迫,受了军阀的雇佣,所以他们是一种经济压迫受到极点,冒险的盲目群众,要为这部分群众不成为敌对阶级的利用的工具,因此我们要做活动。……故兵士运动是客观的和可能的。”

    1928年7月9日中共六大上,通过了《军事工作决议案》,确立了兵运工作的方针;同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在《告全体同胞书》中,又阐明了国民党士兵在中国革命中的积极作用和开展兵运工作的重要性。

    1929年6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的《陕西问题决议案》指出,陕西党目前的任务是“加紧士兵中的工作,积极做士兵中的工作,积极发动士兵中的日常生活斗争,扩大党的政治宣传,以夺取广大的士兵群众,使与工农斗争汇合起来”。

    1929年11月7日至1930年1月7日,中共中央又先后发出《目前中国士兵状况与我党兵运策略及工作路线》的第56号通告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简介 >刘志丹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目录 > 一六、对刘志丹、谢子长早期军事活动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