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额的市常为了杜绝损公肥私的行为,1994年董明珠任经营部部长不久,就做了一个超越常理的决定:她跑去找朱江洪总经理要财权。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首先格力是一家国有企业,人事的决定都要通过高层领导集体表决,董明珠这个行为显得太张狂;其次,虽然中国人爱权力是众所周知的,但中国人搞权力都是背后进行,绝不会像董明珠这样明目张胆地要权。但董明珠有她的想法,在她看来,要财权,首先是因为经营部与财务部的关系密切。
经营部要求经销商先付款后发货,但客户究竟在公司账上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只有财务部才清楚。一些客户打了货款到格力却拿不到货,一些客户没付款却拿到了货。有时经营部要发货了,开票员问经销商有没有打款过来,财务那边总是回答:“要查账才知道。”这样,无论经营部如何卖力工作,只要财务部有一丝的不配合,也会使经营部的工作难以正常运转,长此以往,只怕又要回到格力以前的管理状况,职责不清,分工紊乱,这是董明珠绝对难以容忍的。下级伸手向上级要权本是大忌,但朱江洪听完董明珠的理由,当场就表示同意,事后财务负责人一听便很是不满,和朱江洪说,那她不就没人控制了吗?朱江洪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问董明珠,你把财权拿走,那谁来监督你?董明珠的回答是:谁都可以监督,随时来查账都可以。她的财权并不是财产的使用权,只是为了了解企业的到款情况,由她来控制这个过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快经营部的反应速度。她提出,财务也可以不归自己,但每日经销商进出款必须让财务部随时告知经营部。在当面沟通时,董明珠的话说得很直接,要这个权力不是为了使自己的权力最大化,只是为了能够做好一件事。如果朱江洪不支持,那她就没信心在格力做了。话说到这个份上,朱江洪不支持董明珠支持谁?朱江洪经过考虑,也为了平衡别人的情绪,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划出财务部的一部分归她管,董明珠可以得到人员、职能和收款这部分的权力。这个决定已经是相当的理想了,朱江洪作出这个决定,也顶着很大的压力。要知道,在高层讨论会上,很多人一听说董明珠要权,立即就激动不已:“董明珠伸手要权,不能给她!”“董明珠是不是手伸得太长了。”“这不都归她管了吗?犯了错误怎么办?”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主动要权本来就犯了大忌,何况董明珠刚当上经营部的部长不久。
但是,反过来说,中国的企业总是在管理上得不到提升,不也正是因为这个思维定式在作怪吗?人们总是习惯于循规蹈矩,不敢突破自我。一味依靠传统管理哲学,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又怎能占领先机,先发制人?董明珠敢于在这个事件中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来是因为她的动机是为了企业,所以能毫无顾忌;二来也是她的个性使然,她本来就是一个不习惯按常理出牌的人。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惯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管理风格,让董明珠后来帮助格力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不管怎么说,董明珠顺利地获得了她想要的一部分财权。机会来之不易,她知道自己必须珍惜和慎重对待,务必利用这难得的权力开创格力经营工作的新局面。于是,她先是和有关同事建立了一套循环监督机制:计划受财务监督;财务受开票员监督;开票员受电脑统管监督;电脑统管受计划监督。制度建立以后,关键还要看能不能真正地执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地执行,仍然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果。很多企业都有非常完美的规章制度,有的企业甚至不惜巨款请国外大型咨询公司帮忙设计制度,但最后仍难摆脱失败的结局,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好的制度没有得到好的执行。董明珠能够在此后创造一系列营销奇迹,还要归功于她对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及对业务员的严格筛选和培养。董明珠不怕得罪人,因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