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用“光彩”点亮致富梦想
血”为“造血”。

    1994年7月,刘永好随中央和统战部领导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

    凉山地处四川西南角、群山环抱,充满神奇。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在这个风景美丽的地区,刘永好决定投资一千五百万,在西昌市兴建一座年产十万吨的饲料厂。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热烈欢迎。

    刘永好将此列为当地的第一号“光彩”工程。希望集团派出了五百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建筑施工、设备安装队伍,仅用六十三天,一座上万平方米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工厂便耸立在西昌市的一块洼地上。

    建成后,希望集团招收当地二百名贫困地区的青年就业,对他们进行科技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培训。新厂试产十五天,就产出了二千吨供猪、牛、鸡、鸭、鱼食用的饲料,产值高达四百万元。

    快节奏,高效率,说干就干,苦干实干真干,引来了凉山州委书记的高度赞誉:“在中国航天城,希望集团放了一颗‘光彩’卫星。”

    希望集团一边建厂,还一边派出由技术人员组成的扶贫科技小组,深入到凉山地区十七个县,行程上万多公里,散发了四十五万份科技资料,扶植专业动物养殖户四十一户,示范点共一百多个,向数十万群众普及科学养殖和商品经济的知识。希望集团推行的光彩事业是颇具特色的。他们奉行科学式扶贫、互惠式扶贫和产业化扶贫。

    所谓的科学式扶贫,就是在把资金和设备带入贫困地区的同时,还派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科普小分队,深入到农村农户,举办巡回的知识讲座,放科普电影,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科学养殖的知识,并在每个地方都培养示范户,让他们起到带头的作用。

    互惠式扶贫,核心就是让利于农民。希望集团奉行10:1的经营管理理念,让农民得到10分利,希望集团自己得到1分利。中国面积大,农民又多,1分利虽然看起来小,但合起来就会很大。互惠式扶贫不仅繁荣了当地经济,而且也以义利兼顾的经营方式、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希望集团获得了发展。

    产业化扶贫,就是先向农民提供优质的玉米种籽,然后再回收作为饲料生产的原料,把饲料让利销售给农民,并指导农民进行科学养殖,甚至有的地方还收购农民出栏的猪、禽进行肉食品加工,这样,延长了产业链,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的扶贫模式。

    到2000年,西昌地区希望饲料公司共培育出500户科技养殖示范户,带动了凉山州贫困人口中的2万人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1.5万人通过发展养殖业摆脱了贫困。而公司在6年时间里也为自身创造了3亿多元的收入,并得到了很大发展。

    3.“光彩之星”

    几千年以来,中国的史书上,文学作品里,对商人的评价总是不高,总觉得商人都是不好的,都是为富不仁的,总之,商人是被看不起的。也确实存在,有些商人弄虚作假、短斤少两、以次充好。

    要想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仅靠国家的好政策是不够的,还要看企业自身是否能做好,对国家是否有贡献,对社会公益事业是否做到了企业应该做到的事情。

    当1994年国家颁布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刘永好正在北京开工商联会议。他找到几位民营制企业家说:“我们是好政策的受益者,我们是否应该做一些我们能够做的事儿以回报社会?大家觉得非常好。结果是我联合了九位民营企业家发起了一个叫‘光彩事业’的倡议。什么叫‘光彩事业’?就是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人把一部分财力、一部分经验带到相对贫困的地区,在那里投资建厂,在那里招收员工,在那里按章纳税。如果,我们先富起来的人都去做这些事情,渐渐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简介 >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目录 > 用“光彩”点亮致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