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战俘
亲历者
耿 谆——时为日本花冈町中山寮中国战俘劳工队队长,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六十四师一九一团上尉连长
李铁锤——时为日本花冈町中山寮中国战俘劳工,原普通农民
孟连琪——时为日本花冈町中山寮中国战俘劳工,原普通农民
朱 韬——时为东北阜新煤矿战俘劳工,原抗大教员
编导手记
如果把战争看作是一个政治利益角逐的母体,那这个母体孕育的痛苦里,最难以掩饰的沉重就是战俘,对于交战的双方都是如此。正如儿时的印象,只有“杀身成仁”才是英雄的作为,才是忠诚的表现。而被俘,则充满了灰暗可疑,甚至这行为本身就已经是耻辱的象征了。
我遇到了这样一群战俘:他们英勇抗战,从弹尽粮绝到最后一刻他们选择保留对生命的尊重。
战场上,军人的命运无非三种:凯旋、战死和被俘。能成为凯旋者固然是最高的荣誉,战死沙场也是战争赋予军人的特殊礼遇。而只有被俘,几乎是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即便在受到种种折磨、痛苦艰难存活之后,亦难以摆脱怯懦和妥协。
我遇到的是一群如耿谆一样的战俘,他们的幸运与不幸在被俘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做这个选题前,我读了四川成都樊建川先生写的《抗俘》一书,在收集了若干抗战被俘人员的照片、文物之后,他用“抗俘”一词形容这些战场上的幸存者。“抗俘身受三重痛苦:敌方的残暴杀戮和残酷折磨,我方的深重鄙视和入骨误解,己方的无休自责和无穷懊悔。三重苦难,一重沉于一重,如影相随,让抗俘生不如死,死沉深海。”这是樊建川对于战俘的解读。我在参观了樊先生的“不屈战俘馆”后亦不胜唏嘘,关于战俘,已经隐入了历史和时间的黑洞。
“不屈战俘馆”的最后部分有耿谆的两幅手书,其中一幅题为“知耻永生”。在耿谆老人已经年过耄耋、历史已经过去近70年,他仍然摆脱不了心中的“耻辱”。如樊建川先生所说,“己方的无休自责和无穷懊悔”如影相随,这是战俘最大的悲剧。对于生命,我们该持如何态度?
有这样一个场景: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上午9时,占领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现在甲板上,面对数百名新闻记者和摄影师,麦克阿瑟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举动。有记者这样回忆那一历史时刻:“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突然招呼陆军少将乔纳森·温赖特和英国陆军中校亚瑟·帕西瓦尔,请他们过来站在自己的身后。”1942年,温赖特在菲律宾、帕西瓦尔在新加坡向日军投降,两人都是刚从中国满洲的战俘营里获释,然后乘飞机匆匆赶来的。
“将军共用了5支笔签署英、日两种文本的投降书。第一支笔写完‘道格’即回身送给了温赖特,第二支笔续写了‘拉斯’之后送给帕西瓦尔,其他的笔完成所有手续后分赠给美国政府档案馆、西点军校和其夫人……”
另外一个场景:从1952年开始,日本大馆市爱好和平的民众将“花冈暴动”的6月30日定为“和平纪念日”,坚持每年为死难的中国劳工举行“慰灵仪式”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还有一个场景:“花岗暴动”的难友们归国的景象蔚为壮观,500多人的队伍肃穆井然,沿着蜿蜒的山路,曲曲弯弯,队伍前面飘扬着旗帜和白幡儿,队伍中不少人捧着骨灰盒,像一曲无声的哀乐凄婉悠扬。一个月后,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结束了他们生命中一段不平凡的苦难历程。只是回国后,他们绝大部分人终生贫病交加。
悲剧已经过去,没有遗忘才是最好的纪念!
2010年6月,我们来到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