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我在印缅工兵营
    <span class="center">王伯惠(中国驻印军新38师翻译)

    1943年2月,中国驻印军开始修建中印公路,同时铺设中印油管。当时筑路和铺设油管工程主要由美国工兵进行,中国军队的主要任务则是打仗。为了联系顺畅,军队里从营、团到师部都配有美军联络官,中方则配有译员,称为翻译官。一时间,为了与盟军配合作战,军中需要大量译员。于是,政府决定从后方征召1944年度大学毕业生从军当译员。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念书的我就在应征之列。

    西南联大其实是北方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在抗日战争开始时,先在长沙、后在昆明联合成立的一所大学。由于当时北大、南开都没有工学院,工学院的人便几乎全是清华同学。

    1944年1月底,工学院的布告牌上贴出了驻印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的公开信,征召应届毕业生土木系5人、机械系5人、电机系5人,共15人去军中充当译员。当时工学院院长施嘉炀先生即是孙立人在清华学堂的同级同学。在第一次缅战期间,孙即从联大要了一些同学去军中当翻译,所以联大的同学们都格外关注缅战状况。看到征召信,我和院里的同学们立即蜂拥至报名处。很快名额就满了,于是便有人当场为我们办理了入伍手续。

    1944年2月16日,我们15人同乘一架飞机,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越过“驼峰”到达印度雷多,再转至新38师后方留守处接,受了两个星期的战地军事训练。随即,我们乘汽车循刚建成的一段中印公路开赴前线,到达缅北密林深处的师指挥部。

    第二天,大家列队等候孙立人的接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孙立人将军。他身着一套与我们一样的暗黄色英式军服,面庞清瘦,脸有胡须,言语缓慢不多,看上去很亲切。他除了嘱咐我们到前线打仗必须服从指挥和注意安全之外,并征求各人有何意见。我忍不住脱口而出:“我是学土木工程的,希望能有机会做一些工程工作。”第二天,我便被通知到师直属的工兵营去做翻译,以后,军中的一些工程也都让我去参与。看来,孙将军是考虑了我的意见和要求的。

    部队生活简单,我无事时便常和老兵闲谈,很快也就熟悉了部队里的生活。师里有一个“鹰扬剧团”,是重庆一个有名的京剧团从军后改编而成的。孟关攻克后,部队临时休整几天,剧团奉命演几天戏祝捷以慰劳官兵,各团、营便轮流前去观看。剧场设在森林里的一片小开阔地上,就地砍伐一些竹子便搭成了戏台和板凳。我也随工兵营官兵前去观看,当时演的是《八大锤》,即岳家军大战金兵的故事,十分精彩。原来孙立人将军十分崇敬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常常以岳飞事迹教育部队,勉励大家奋击日寇,拯救河山。当时军内还办了一份油印小报,就取名为《精忠日报》。传说岳飞是大鹏下凡,新38师便以“鹰”作为军徽,剧团也取名为“鹰扬剧团”。我在昆明当了四年穷学生,什么戏也没有看过,到了前线却看到这样高水平的京戏,自然十分喜欢。

    1944年5月,新38师沿缅甸西部向南反攻,同时,国内又空运30、50两个师到印度,与美英盟军和缅北土族克钦部队共同袭击缅北重镇密支那。5月中旬,我们攻克密支那郊外机场。之后,由于互相之间联络失误,日军得以火速增援,于是形成了逐寸土地争夺的胶着战。直到8月初,才全部攻克密支那。事后听在军中任翻译官的同学谈起,密支那战役中,他们在雨季的战壕里蜷伏了将近100天,其艰苦难以尽述。

    密支那战役后,新38师和30师合编成新一军,军部设在密支那,下设翻译室,主任是衣复得(清华大学教授,1933年留美,水利工程博士),我被调到了军部翻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简介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目录 > 我在印缅工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