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那一年,我十九
    <span class="center">黄跃中(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搜索营一连)

    1995年,小女儿叫我去美国探亲看她的时候,我万万没想到,时隔半个世纪,还能在异国他乡看到当年的战友!

    他叫大卫,二战期间曾是美国驻印空军部队的一员。女儿搬家到德州阿灵顿市Abbylane街的第一天,刚听到我们开口说第一句中国话,他就急忙忙地跑过来和他“喜欢的”中国邻居热乎上了。得知我曾在缅甸呆过,也是史迪威将军的部下,他激动不已。我在女儿家里呆的那段时间,他差不多每天都会跑来,兴奋地和我聊中国,聊二战,聊美国大兵。出于礼节,我也曾到他家里回访了三次,看着他保存完好、当年美国人独有的“军民一起救护”卡,满墙的纪念图片,我尘封了50年的那段记忆,就这样被这个热情的美国老兵一一掀起……

    1944年,我19岁,正在成都读高二。正是10月金秋时节,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呆在课堂,却瞒着家里,偷偷溜到了军营,并被分到新一军教导总队学生一队,成了一名步兵。

    当兵第一天,记得教官只和我们说了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场上,步兵总是冲到最前面,所以步兵的基本素质很重要,不然就得送命。虽然入伍前我们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谁也不想随随便便就把小命丢掉,所以在密支那驻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每天训练、学习,每天重复很多同样的事情,非常累,但只要一想到事关国家和自己的生死存亡,训练时,兄弟们便都很认真,谁也不敢叫苦,不敢偷懒。我记得那时步兵的基本功课有五项:

    操典

    野外勤务、作战搜索

    内务条令、规章

    筑城教练、工事

    简易测绘

    据教官介绍,驻印军的特点,除了武器好,对身体素质要求也非常高。所以我们除了操典、上军事课外,还像学校一样,专门开设了体育课。给我们上体育课的是一名美国教官,上课的内容和高中时差不多,无非就是些跑步、吊杠等项目。但为了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适应森林战,我们训练的强度非常大,并重点训练单杠、木马等项目。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是一身臭汗。

    每天傍晚训练完毕,我们都会结队去营地附近的伊洛瓦底江洗澡、洗衣。伊洛瓦底江的江水格外清凉,江边上就是白白的沙滩。我们先把自己一身汗淋淋的衣服脱下洗了铺在沙滩上晒着,然后再跳进江里洗自己,等洗够玩够了出来,衣服也晒干了,舒服无比。

    河边上有一家随军医院,即密支那有名的48医院。每天傍晚我们到河边时,映着夕阳,远远地便能看到年轻的美国医生、护士铺着白色的毯子,躺在河滩上晒太阳,仿佛这里不是战场,而是浪漫的异国海滩度假场。穿着泳装的美国人很健康,也很大方,每次我们到时,他们都会礼貌地和我们打招呼,然后静静地收拾东西离开,把这片乐土让给我们这帮脏小伙们。

    在密支那训练期间,我们步兵用的全是美式武器。机枪都是美国汤姆式,据说是当时美国最好的武器之一。步枪就稍逊一些,虽然轻,射程远,但耐火力差,一扣一发之间,还不如我们国内的中正式好使。此外,还有适合巷战、灵活、可以连发30多发子弹的冲锋枪,这是班长专用的;直径10厘米、总长2米多的铜管火箭筒,可以穿甲,专门用来对付日本人的坦克,威力其大无比;至于那适合近距离作战、追击躲进掩体里的敌人、火力巨大的火焰喷射器,我只在教导总队看到过,听教官说它们曾经无数次使日本人闻之丧胆。我是轻机枪手,战场上机枪手的射击技术就是生命。我的最好成绩是3发子弹30环,而当时我们全班的平均水平为25环,所以那时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简介 >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目录 > 那一年,我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