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秋天的川藏高原,蓝湛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高耸入云的雪山在灿烂的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金光。绿色的田野,奔腾的雅砻江水,如诗如画,令人神清意爽,仿佛走进了一个人们理想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一辆乳白色的吉普车,驶过楼房林立的甘孜县城,越过麦苗茁壮的田野,向着旭日里奔驰而去。
车内坐着西藏的一个原地委副书记泽仁娜姆和她的小女儿央金卓玛,还有省城一家报社的记者小朱和当地文化部门的一个干部泽旺。
央金卓玛无比兴奋地看着车窗外说:quot;阿妈啦!(啦,藏语中称呼的敬词)你看这绿油油的田野,像一张大地毯从雅砻江边一直铺到雪山脚下,好像秋天的拉萨河谷,多美啊!quot;
泽仁娜姆无限眷恋地说:quot;是呀!在故乡儿女的心目中,阿妈总是美丽的。……quot;正在这时,公路旁边的麦田里,有个正在拔燕麦草的姑娘用她那高亢婉转的嗓音唱起了当地一首古老的民歌:
我的家乡格桑花一般美丽,
看见了格桑花,
我就想到了我的家乡……
quot;师傅,请你把车开慢一些好吗?quot;泽仁娜姆请求司机说。
汽车缓缓向前驶去,大家听着姑娘继续唱道
我的家乡宝石般纯洁,
看见了宝石,
我就想起了家乡……
quot;唱得真好!quot;记者由衷地赞美道。当汽车重新加速朝前飞快地驶去后,她接着又说:quot;我还在成都的时候,早就听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康巴人能歌善舞,到了甘孜州一看,果然如此。quot;
央金卓玛不无骄傲地说:quot;你没听说我们康巴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吗?quot;
quot;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但唱歌跳舞已成为康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今天。quot;坐在副驾驶座的旺泽插话说。
quot;娜姆书记,很久没有回甘孜来了吧?quot;记者出于职业习惯,特别能抓紧时间搜集素材。
quot;是的。quot;仍然沉浸在刚才那充满故乡泥土芬芳歌声中的泽仁娜姆这时仿佛从梦中醒过来似地说:quot;现在回甘孜倒是方便多了。1950年进藏时,交通十分不便,从甘孜到拉萨,沿途走走停停,一走就是两个多月。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后,从拉萨乘车回来,也要十多天,有时遇到泥石流或塌方,公路中断,甚至要一个多月才能回到甘孜。后来,拉萨通航,从拉萨乘飞机到成都,从成都乘车到甘孜也就是两三天时间,而现在从拉萨乘飞机到帮达,再从帮达乘车到甘孜所需时间也就更短了,所以每隔三五年都要回来一次。虽然如此,在西藏的时候,我经常想起自己的家乡,那时多么想呼吸一口家乡田野上的清新空气,喝碗家乡寨子里香醇的酥油茶呀!quot;
quot;现在终于实现了!quot;记者感慨地说:quot;娜姆书记,你觉得现在家乡的变化大不大?quot;
quot;当然大啊!quot;娜姆肯定地说:quot;真是一年一个样。今天要不是泽旺啦带路,我恐怕连去格达活佛纪念馆的路都找不到啦!quot;
quot;啊!快到了。quot;泽旺说:quot;你们看,那不是朱总司令和格达活佛纪念馆吗?quot;
大家随着泽旺手指的方向,看见在右前方不远处的一座绿树成荫的园林。汽车驶近纪念馆门前停下,趁大家正在观赏大门上那块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朱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馆名的横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