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令对方首肯的心理操纵术
们就会怀着戒心或不安的感觉。尤其在初见面时,在对方的眼中,我们是他应该警戒的对象,因此,他所怀有的拒绝反应也特别强烈。
有一项实验报告指出,说客与听者若能保持米的距离,将使说服的成功率达到顶点。保持这样的距离有许多好处,如:有利于彼此观察,不会有压迫感,使对方容易接受劝导等。
8.使用具体的字眼措辞较易吸引听众
有位选举参谋曾以下列二例来解说“说话”对选举的重要性,认为“会”说话的人较容易当选。
“关于物价不断上涨及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等问题,我跟各位保证,假如我当选了,我一定根据这些问题的根源制定施政方针,让‘流通机构’合理化……以谋求解决之道。”
“各位太太,你们知道吗?小黄瓜自被摘下来,经业者将之装在箱子里,再批发到市场去,然后你们才有的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其间已转了好几道手,你们知道吗?”
此二例皆探讨同样的问题,但由于说法不同,听者的反应便截然不同。何者较易感动人心,各位应该很明白。就前者而言,由于其措辞过于抽象,如果能对着文字看也许还可以理解,但如果只是用耳朵听的话,就不容易了解话中之意,让人觉得很不耐烦了。
但后者的说法就不一样,他不但避免抽象式的表现法,而且举出小黄瓜作为实例来讲解;这样一来,听者不但可以在心中清楚地描绘出其影像,而且也能够了解说者的意思。话题为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说它;同样的话题,若用较具体的字眼来说明的话,必可开启听者之心。
如果要让对方听您的话,就使用较不抽象的字眼来措辞吧!
9.就对方“语焉不详”之处提问避免冷场
所谓“语焉不详”者,指的是说者在陈述时随便带过去,也许与整个话题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却可以发展为另一个话题的词语。若当场就拿这些“语焉不详”的部分来一一盘问对方,固然会使话题中断,没办法顺畅谈下去;但在彼此都没话说而场面很僵时,这却是突破冷场的最佳办法。
在实践中,这个办法的效果,不同凡响。据说,使用此法的名人还真不少呢!每个人对与自己有关的话题总是深怀兴趣,如果他知道你很注意地在听他讲话,他一定很高兴。这样一来,气氛还会不好吗?
10.转换到切身话题以应对大谈理论的人
在《罗斯福传》中记录了一段有关心理战术的小插曲。当英国与纳粹德国开战三年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佐官哈利以特使的身份前往伦敦与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做初次的会面。一心要取得美国援助的邱吉尔为了刺探哈利的心意,一开始便讲起大理论:“说起来,战后的世界……”
还没等他讲完,哈利便开始“还击”“先别谈得那么多,阁下的先决要务应该是是否该狠狠地把希特勒整一顿吧!”
被他这么一说,邱吉尔如同挨了一记闷棍,气势顿减。
一般而言,初见面的对话不宜太严肃,一开始应该由拉家常谈起。这类的话题较松,容易让对方解除其精神武装,而让自己有机可乘。如果我们能适时提出正题,对方在措手不及之下心理会产生动摇,局势便操之在我了。若有人准备跟你大谈理论时,你只要把话题转为切身的问题,必能大挫其锐气。
11.对于可能会有麻烦的会面,应做好取得“间歇”时间的准备
据说,一位象棋界名人每碰到一时答不出来的诘问时就说:“对不起!我去方便一下。”
其意自然是延长其思考的时间,以便作答。当对方立于较有利的情况,而自己却陷于不利之境时,若欲扭转局势,惟有诉诸“时间”方能奏效。
拿球赛来说,当一方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