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鼓掌!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手不必再用于前行,可以去做很多别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发出非语言信号。手臂和手掌一块儿运动起来,拍手应运而生。人类的手掌光秃秃的,拍手时发出的声音不会因体毛而闷响。我可以想象得到,早在很久以前,会拍手的人就得到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人们鼓掌时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其社交特性。鼓掌是一种集体行为,要跟所有人一起完成。如果你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小甜甜布莱妮的表演,通常来说你是不会鼓掌的。你会说:“你说得没错。可惜呀,布莱妮又不在我房间里,就算我鼓掌,她也听不见。”您说得对,不过却违背了以下事实:看电视对人类而言无异于亲临现场。况且,如果一群人一起看——比如一场足球比赛,你会看到,当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了,人们还是会大声欢呼。更有趣的是,人们在鼓掌时非常同步,这种同步通常是自动产生的,所有观众拍手的节奏一致,这便提高了观众们对表演者的赏识程度。研究表明,这种节奏在六十四分之一秒时就会同步起来,即便人数高达上百也一样。就算掌声突然响起,人们也会同时拍起手来。这就是说,某人首次击掌后,一两秒钟内掌声便会达到顶峰。我们是在别人的促使下参与到这场集体活动中的,行为生物学家称之为“社会助长”。这种机制表明,观众们视在场的人为一个整体,不然就会各有各的节奏。同时,保持相同的节奏还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上文中说,鼓掌还包括对那些同时欣赏这场盛宴的全体成员的赞赏。
事实上,人们很愿意在社交时表达出赞赏。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再加上那精细的同步性,这种行为中的基因元素便表现了出来。不过,在不同的文化里还是存在着不同的形式。比如说在中国,接受欢呼的那个人在众人鼓掌时,自己也会跟着拍起手来。
最后我还要说一点,用右手拍手的人比用左手的多。用右手拍手时,左手在下面,右手拍向左手,而用左手拍手则相反。通过计数得出的结论是,剧院里最多有十分之一的观众是用左手鼓掌的。这就是我在米基斯·提奥多拉基斯的演出中要做的功课。大家起立鼓掌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野,让我看清了各排的情况。于是我用心数起来,数到了三个用左手和三十二个用右手鼓掌的观众,数据就写在小册子里。啊,大厅可真漂亮!我大叫起来:“太棒了,米基斯!”只见他冲我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