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好紧张啊!
我说:“纯属巧合,一只雌麻雀出现了。出于遗传,它对颜色较深的雄鸟感兴趣,只喜欢深色的同类,叫那些白鸟儿都靠边站。每次蛋孵化出来,孩子的爸爸总是颜色较深的雄鸟。相比其他雄鸟,小鸟爸爸的黑色羽毛更多。要不是蛋里的那些孩子促使了基因的结合,历史就不会被改写了。”
她说:“哈,你还是在谈性啊。”
我说:“我想说的是,那些孩子遗传了父母的两种特征,其一是黑色的羽毛,其二是钟情于这种黑色羽毛的倾向,这一点很重要。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携带着这两种特征的基因——即雄鸟长有黑色羽毛的基因和雌鸟喜欢黑鸟的基因,才结合到了一起,有机会被传承下去。来自小鸟母亲的这种偶然变化得到了传播,结果呢,所有小雌鸟都奔向黑鸟,所有小雄鸟的羽毛颜色也都较深。儿女们会继续繁殖下去,把这两种结合了的基因传递给雌鸟的孙子孙女,而孙子孙女也会接力下去。”
她说:“结果就是第一个鸟妈妈的特征扩散了开来,直到……直到什么呢?”
我说:“直到倾心于长有黑色羽毛的雄鸟变成一种普遍现象,之前雌鸟们对它们的无视在进化中被悄悄地淘汰了。”
她说:“真有意思,不过我有点跟不上了。不喜欢黑色雄鸟的雌鸟不是也会繁殖吗?”
我说:“没错,不过它们一代接一代,逐渐受到喜欢黑色雄鸟的雌鸟的驱逐。后者基因的结合,即黑鸟和喜欢黑鸟,是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发生的,即针对长有黑色羽毛的雄鸟做出的选择,所以成功的几率较大。”
您可以将此看作一种偏爱,雄鸟和雌鸟都有这种偏爱,互相找寻彼此。而没有黑色羽毛或者不喜欢黑鸟的鸟儿,则是随意地进行繁殖,没有针对性,时间一长就受到了惩罚,被另一种同类吓唬跑了。
她说:“我还是没能完全跟上,不过主线是清楚了,而且我也明白了这里为什么跟性选择有关,是选择对象这个动机使性选择得以实现的。是那些雌鸟把雄鸟‘推向’了黑色,跟气候、食物或其他因素都无关。不好意思,我之前因为那些关于性的片段,觉得您还挺恶心的,而这终究是个美丽的故事,还有个美丽的结尾,不过开头还是叫我迷惑不解。为什么那只意料之外的雌鸟会喜欢长着黑色羽毛的雄鸟呢?您说是偶然,不过选择的可能性那么大,假如另一只雌鸟对绿色的羽毛感兴趣,又有一只喜欢红色的腿,类似的情况不会很多吗?”
我说:“您指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生物学以此作为根基已经很久了。黑色羽毛和绿色羽毛还有红色的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那就是,黑色表明了雄鸟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公麻雀体内产生的这种雄性荷尔蒙越多,就越强势,在和其他雄鸟的竞争中就越容易获胜。换言之,争取到的食物也就越多,这样它就能更好地把基因传承给自己的孩子。羽毛颜色较黑,在这里意味着更强势、更健康,更能成为一个好爸爸。您说的绿色羽毛,那跟良好的基因没有关系,跟麻雀们也无关,所以比赛获胜的机会就较小。”
她说:“我大概了解了。不过别怪我多嘴,我们开头谈的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黑色皮肤消失了、变白了,跟您的麻雀们可是呈反方向的。”
我说:“这其中的原则是一样的。在我们祖先生活的某些地方,也碰巧出现了一种偏爱,即人们在挑选伴侣时对色素较少的人的偏爱。请允许我再说一次,这也是意料之外的。还有一点很重要,这种偏爱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白种人的出现就可能跟某种文化现象,也就是潮流有关,而潮流是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的。所以说,那种偏爱已经烙进了基因里。因为进化需要的时间很长,白种人的出现还是有可能成真的。处在我们这个纬度的人,一代接一代,形成了对皮肤里黑色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