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味
关于品味(1)
绕了世界一个大圈,整整一个月。回到香港,决定好好地和女儿过过周末。香港太小,我们两个人太熟悉,于是决定去深圳住两天。而且我的最好的朋友也在那里。于是在蛇口挑选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带上了我和女儿的高尔夫球杆。
我喜欢蛇口,是因为相对深圳其它的地方来说,要显得干净整齐一些,而且没有那种压迫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坐船去。因为一想到,如果周末的时候走罗湖海关,在海关大楼做沙丁鱼,就会一点兴致也没有了。
喜欢蛇口,还有一个原因,是海上世界这个地方,开了很多很多的咖啡店,因为刚刚开始,加上消费也算是高,人不算多。坐在咖啡店外,很多时候会以为自己坐在欧洲的街头。因为身边左右都是在蛇口工作的那些老外,而这样的地方,不管是香港,还是北京,都找不到。
结果,整个周末,孩子们在酒店的游泳池乐不思蜀,一顿地道美食之后,还在高尔夫练习场过了一个下午。虽然当中大雨不断,但是听着雨声,反而让孩子们更加觉得有趣。他们在那里,打不到球,就开始一个一个往球场上扔。最惬意的,还是在广场的咖啡店,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和朋友聊天,漫无目的,而孩子们则被广场上画肖像的画家吸引,结果乖乖地坐在那里一个多小时,每个人拿到一张,在我看来,至少要长大了十岁的画像。虽然我笑着对我女儿说,你知道吗,这就是你将来的样子,她还是把这幅图画当成了宝贝。
朋友的老公说,你们过得真是小资。
小资这个词是我在内地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很多的杂志以及朋友之间的对话,时不时都会提到这两个字。
不过我倒觉得,这在中国并不是新鲜的东西,在钱钟书的或者是张爱玲的小说里,现在的小资们的生活方式,那个时候的人们,早就这么过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人们,是骨子里面的,比现在要讲究得多,用心得多。而不是现在,人们更加是从形式上面来讲。
过去的小资,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自由,是对于自己的品味的认同。并不是和流行的外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过去的小资,不会像现在这样,意味着去应该是小资们去的餐厅,看小资们应该看的书,听小资们应该听的音乐,说小资们应该说的话题,做所有小资们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真正的小资,追求的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空间,坚持的是适合自己的品味,过的是自己想过的生活,接受流行,但是不会被流行所左右。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刚刚上小学。一天发现家里的亭子间里面传出来很浓烈的香味。亭子间是我们家煮饭、吃饭和洗澡的地方。走过去,发现是我的表姊在里面。她说,她正在煮下午茶,她用纱布做了一个袋子,然后在里面装了红茶茶叶,然后放在牛奶里面,用平时烧开水的水壶煮热。她说来了客人了,加上饼干,就是英式的下午茶。
很多年以后,我坐在伦敦文华酒店的咖啡厅里面,第一次在英国品尝地道的下午茶。茶具非常的精美,小铁架上面,分三层放着热松饼,三文治还有各种的水果挞以及其它的甜点。依靠有限的礼仪知识,我知道英式下午茶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来享用面前的这些糕点。咖啡厅的窗外就是海德公园,
端着茶杯,忽然想起上海的那个下午,奶茶的味道已经记不清楚,点心只有上海出的苏打饼干,窗外对着的正是对面人家的窗户。但是那仍然是一个享受下午茶的下午。
过现在意义上的小资生活是需要不少金钱的,北京的酒吧,一杯咖啡的价钱已经比巴黎的街头要贵上好几倍了。于是为了做小资,过小资的生活,很多人开始拼命工作,拼命赚钱。
几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到了德国,去采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