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桂林春秋

    沈逸千在一旁看了,抚掌致谢,连声说好!说完,又转身从抽屉里取出一张茅盾在延安时的肖像照片,送给茅盾作个纪念。同时,又希望茅盾写点文章,谈谈对画展的感想。茅盾也爽快地答应了。茅盾后来将此诗收进集子,又作了改动。

    茅盾困居斗室,眼看抗战形势,十分思念留在延安的儿女,两年来,可谓日思夜想。当时茅盾曾在这八九个平方的斗室里,写过一首感怀诗,寄托茅盾夫妇对两个孩子的思念:

    炎夏忽已尽,金风扇萧瑟。

    渐觉心情移,坐立常咄咄。

    凝望剑铓山,愁肠不可割。

    煎迫讵足论,但悲智能竭。

    桓桓彼多士,引颈向北国。

    双双小儿女,弛书诉契阔。

    梦晤如生平,欢笔复呜咽。

    感此倍怆神,但祝健且硕。

    茅盾的心向往延安,心系延安。但在桂林,在此地此时,茅盾知道国民党不可能让他去延安。而一直住在桂林的蒋介石派来的刘百闵,十分殷勤地一次一次往茅盾那里跑,希望茅盾去重庆,并抱怨桂林这地方住房太挤窄。

    茅盾和他周旋了几个月后,也终于下决心离开桂林去重庆。对于离开桂林去重庆原因,他有一段回忆:

    我是经过反复权衡才下的决心。我考虑:从政治环境讲,桂林比重庆较为开放,国民党特务组织顾虑到广西派的实力,还不敢在桂林横行。但桂林毕竟不是香港,它与重庆是五十步与百步,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而从蒋介石遣特使刘百闵来桂林再三请我们去重庆这件事分析,老蒋是想把我们控制起来,置于特务组织的监视之下,日前尚无意向我们挥动屠刀。重庆又是陪都,驻有各国外交使节和新闻机构,蒋介石碍于国际舆论,也不会轻率地对我这位被“请”

    去的“无党派人士”下毒手。到了重庆我可以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身份进行活动,中共办事处和恩来同志又近在咫尺,还有郭沫若、老舍、阳翰笙等一大批朋友在那里坚持工作,我可以配合他们。只要注意斗争策略,特务的监视并不能妨碍我的工作。相反,留在桂林,他们倒可以采用秘密绑架的手段把我投入监牢,甚至“就地处置”,然后对外谎称我不听“蒋委员长的劝告”,以至使中央无法保护而遭此厄运。

    茅盾的这段心理独自,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同时还有一个因素,即他已得到中共让他去重庆工作的通知:叶以群从重庆来信,要求茅盾去重庆编《文艺阵地》,这个通知,促使茅盾去重庆,而刘百闵则认为是自己游说的成功还沾沾自喜呢。

    茅盾要离开桂林了,茅盾心情似乎还在的情景里,尚不能自拔,在和柳亚子、陈此生一起时,茅盾临别赠诗,他在赠柳亚子诗中,赠人表意,寄寓了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一两难啼笑唤荷荷,尚有豪情论史么?

    寂寞文坛人寂寞,何当买醉一高歌。

    二尚有豪情论史么?

    南明旧事费嗟哦,职方如狗满街走,剑佩“成仁”奈则那。

    三南明旧事岂虚诬,十万倭骑过鉴湖。

    闻道仙霞天设险,将军高卧拥铜符!

    四鱼龙曼衍夸韬略,吞火跳丸寿总戎。

    却忆清凉山下路,千红万紫斗春风。

    在赠陈此生的一首诗中,也同样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岂缘离别故依依,但恨重逢未可期。

    刍狗无灵怨圣德,木龙有洞且潜居。

    忧时不忍效乡愿,论史非为惊陋儒。

    南国人间啼笑寂,鸡鸣风雨寸心知。

    柳亚子他们知道茅盾要去重庆,便在11月29日邀茅盾夫妇到月牙山品尝桂林名菜豆腐,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传简介 >茅盾传目录 > 第二十四章 桂林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