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寻根之旅
突然转入一条狭路,左右是绿叶繁茂的香蕉林。这是十里蕉林五里沙了!和刚才公路上的风景判若两个世界。我睁大眼睛观看那些从根茎伸出的粗阔绿叶,尚未定下神来,车子已经停了,周围涌来许多人,有的是手握照像机、摄影机的记者,还有颈上围着红围巾的男童向我们献花。

    向上一望,在左右皆是蕉林的石阶上,矗立一座建筑物,巍峨壮观,那便是林语堂纪念馆了!

    我们爬着石阶,共八十一阶,纪念父亲在世八十一年,不觉感慨万端。走到平台,看见一座二层楼环型房屋,最触目的是一道米色砖墙,高及屋顶,墙面上嵌有金光耀眼的“林语堂纪念馆”馆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的法书。馆前站着数百人,许多是五里沙村民,种香蕉的农民,相信他们没有几人看过父亲的书,却听说过“我们这里出了个世界名人。”啊呀!父亲如果能亲自回来,看见他们,不知道要多么高兴!你们好吗?他会问,生活过得怎样?香蕉收成好吗?收入够用吗?拿条香蕉来给我吃吃看,甜不甜。

    五里沙是个自然村,隶属珠里行政村,只有一千三百村民,大家都姓林,全都是农民,六十岁以上的原来大多是文盲,经多年的扫盲,据说已经脱盲,中轻年人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已有八十个人高中毕业,十个人大学毕业。那是好的,父亲会说。要上学校用功读书才有前途。

    馆前有一座父亲的塑像,由华城区区长朱璋琪与相如和我举行揭幕仪式,我们并向塑像献花。塑像是由著名雕塑家厦门大学李维祖教授设计制作。塑像坐着,栩栩如生,中式长袍、皮鞋、手持烟斗、眼眺故乡,怀抱蕉林。

    纪念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屋,屋顶有褐色琉璃瓦,入口是西式拱门,西班牙螺旋圆柱回廊,屋中有个小庭院。这是根据台北故居设计的,体现了父亲“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的构想。

    纪念馆展览共有五部分:一、山乡的孩子;二、在国内;三、在国外;四、主要成就;五、家乡的纪念活动。所藏的书籍、照片大部分是相如和我赠送的。这次我们带来了一幅父亲手书立轴,写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江西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的片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我们走到新纪念馆不远的祖父母合葬墓地,向坟墓鞠躬、献花致敬。想到大约一百年前,祖父在深山幽谷中的黄泥屋里感情燃烧地,对儿子说:“和乐,你要读书成名。”经家国演变,几万里山河的沧桑,这个美梦实现了。我不禁眼湿。

    父亲晚年时常惋惜地说:“我此生没有机会回故乡了。”不,他回来了,回来十里蕉林五里沙。

    在会议厅举行座谈会,由天宝镇镇长沈龙石主持。桌上摆着许多盘香蕉,我吃了一条,味道香甜。与会人士说,纪念馆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一九九九年又重新提出,引起共鸣。一批工人来到五里沙考虑、协商、做决定。二○○○年春天,纪念馆正式奠基,二○○一年十月,五里沙彩旗飞扬,锣鼓喧天,林语堂纪念馆正式开幕。五个月内,参观者达三万人。

    我感谢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二级政府和乡民核拨或捐输巨款建造纪念馆。

    座谈会完毕,漳州市副市长许荣勇在漳州裕晖大厦请午宴。我们在宴会上谈到漳州特产荔枝、水仙花、小溪枕头饼、长泰文旦、漳州八宝印泥。据说齐白石、徐悲鸿等大画家的作品上,可闻到八宝印泥的芳香。父亲在著作中提过,在民国初年要花十块袁世凯大头,才买到一两。

    主人送我们姐妹各一盒“特级贡品”印泥,和樟州特产木偶。回到厦门,在鹭江宾馆门口有小贩挑着担子卖荔枝。我们买了几个拿回房间里吃,自觉是不折不扣的漳州人。

    我们乘渡轮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女王和我简介 >女王和我目录 > 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