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民选.2
    第二天,在省委,在省委书记的办公室里,三个月前刚从别的省调来的省委书记,正在与省报的记者王晓阳单独交谈。不是由王晓阳求见,而是由省委书记召见。

    省委书记问:“王记者,到省报几年了?”

    王晓阳谦虚地说时间不算长,才十一年。说着双手呈递给省委书记一张名片。

    省委书记说:“十一年,那不算短了,也称得上是老记者了。”

    低头看着名片又说:“已经是主任记者了嘛。还是民盟省委的委员啊!”

    省委书记刮目相看似的将目光又望向了王晓阳。

    王晓阳笑笑,笑得意味深长。潜台词是——省委书记大人,咱们就别兜圈子了,开门见山吧!既然是您抬举我,召见我,还能不预先把我的底细摸个透透的呀?

    省委书记也无声地笑笑。

    他说:“好,咱们直奔主题。你写给省委的信,我认认真真地看了。在翟村的事情上,再具体地说,在韩彪这个人物的事情上,我代表执政党,你代表友党,咱们坦诚沟通一下情况,行不?”

    王晓阳点点头。沉吟片刻,又补充道:“我只能权且代表一下罢了。”

    于是二人你问我答或我问你答地交谈起来。彼此彬彬有礼。既不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差别而一方摆出优越一方故作卑恭,也不因三十来岁的年龄差距一方以长者自居一方由于是晚辈而局促。就像两位学术资格不分高下的学者在探讨什么学术问题。

    省委书记说——“民选”早已是全国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在别的省份进行“民选”的情况证明,效果是良好的,农民们是具有相当可喜的民主热忱和较为成熟的民主意识的。本省将在几个县里树立第一批十个村,作为“民选”样板村。翟村是逐级上报逐级审议通过的十个村之一……

    省报年轻的老记者说——自己是常年跑农村新闻的。因为韩彪不但是他那一县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地区和省里也是位经常出席各种会议、姓名经常见诸媒体的人物,所以,他曾隐了记者的真实身份,长期在翟村“调研”过连任两届的村长韩彪……

    省委书记问:“那么,你究竟对韩彪有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看法呢?”

    省报记者反问:“您呢?”

    省委书记微微一笑,从茶几上抓起了烟盒:“你吸吗?”

    省报记者不客气地抓过了一支。

    俩人都吸着烟以后,省委书记说:“还是先听你的看法吧。”

    省报记者说:“他是某些贵党官员不遗余力大树特树起来的人物,您在召见我之前,当然已经听过他们的介绍了,所以我要先听听您对他有几分了解。”

    省委书记说:“还不是报上电台电视台宣传的那些。”

    省报记者说:“您信?”

    “那些宣传要是虚假不实,责任也有你们记者一份。”

    “另一部分责任应由某些官员来负。”

    省委书记将这位言语近乎肆无忌惮的是民主党派省委委员的记者足足注视了有五秒钟,又是微微一笑,以调侃的口吻道:“你来者不善呢。”

    省报记者也笑道:“善者不来。我虽然口无遮掩,但并无危险。”

    最后,在省委书记的一再“敦促”之下,还是省报记者先谈了——他介绍说,韩彪非翟村人,也不是本省本县的人。究竟原籍是哪里人,连他也没了解清楚。只知道翟村曾有个叫翟传贵的农民,和儿子在外地当了几年小包工头,积攒下了一笔钱后,回到翟村承包了几座山。经高人指点,说山里也许有银矿脉,于是开起矿来。韩彪便是那父子经人介绍,高薪从外地聘来的找矿师傅。然而钱花了十几万,却一块银矿也没采出来。接着蹊跷之事发生。先是介绍人黑夜在公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弧上的舞者简介 >弧上的舞者目录 > 民选.2